(十二)   阿婆鱼羹在九份老街的入口处,几乎一眼就能望见;如同从鱼羹二字一转念几乎就能想起素手调羹汤。   虽然阿婆老了,但当年也是如玉素手。阿婆叫阿云,这个名字是否能联想白云飘飘?   阿婆鱼羹又称“阿云传统切仔面店”,或“阿婆鱼羹鱼丸”。   素手阿云在五十年代开店,去市场买来新鲜鲨鱼,将鱼肉搓成长条形鱼羹,放入滚汤,数十年亲手制作……阿云小妹如今成了阿云阿婆。   鱼羹味道不错,鱼丸也蛮Q的。 闽南语音中的Q这个字也不知怎么用汉文某字替代,弹性十足吧。   随旅游业发展,店里也有其它当地简食,如魚羹麵、乾麵、卤肉饭。   于我心中,海峡另一边的福州,福州鱼丸也喜欢。   例如三坊七巷永和鱼丸店里的“五福临门”,其中的鱼羹鱼丸一直是最爱的地方小吃之一,百尝不厌,百试不爽。   一念之下,记得有关羹汤、调羹的古诗词有二首:   唐·王建《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宋·陆游《初冬绝句》: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