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便门角楼位于明城墙遗址公园最东部,登上城墙,极目远眺,青草顺着宽阔荒芜的古城墙似乎绵延到了天边,远处高楼渺渺,古与今在残缺中交错……… 北京站铁路沿城墙而行,那杂错的碰撞声似乎也敲碎了古墙的记忆,曾经的苦难曾经的辉煌都化为土灰了! 城墙上有后期复原的建筑,才苍茫云天下,远处中国尊空渺依依…… 东便门是北京外城东南端的一座小城门,位于北京城墙东南端角楼旁边,主要由城楼和箭楼组成。东便门于1958年拆除。 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骚扰,增强北京城的防卫,保障北京城的安全,修筑了包围南郊一面的外城,在外城的最东端修建了东便门。 关于东便门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1、便门,一是便于南北方向的出入,二是工程简便,不是大兴土木。 2、东便门偏居北京城的东侧,并且是内城和外城结合部位。因此,这座城门可因其所处位置,用“偏(piān)”来命名,称为别称“东偏门”。但由于“便”和“偏”的发音相近,时间一长就把“东偏门”读作“东便门”了。 东便门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小式,灰筒瓦顶,四面开过木方门,无窗;面阔三间宽11.2米,进深一间深5.5米,高5.2米;其城台正辟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12.2米。瓮城为半圆形,东西宽27.5米,南北长15.5米,单层单檐硬山小式,灰筒瓦顶,南背面辟过木方门,东西北三面辟箭窗,每面各二层,弱面每层4孔,东西面每层2孔;面阔三间宽9米,进深一间深4.6米,高4.7米;其城台正中辟门,外侧(北半侧)为拱券顶,内侧(南半侧)为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10.5米。 开放时间 8:00-17:00 门票价格: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