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蛮期待2019年沈阳烤肉店里会出现赤牛,因为2018年沈阳烤肉领域已经给我了很多惊喜了
此点评写于去年1月,小核桃试营业第四天。 老店的数百条点评,大家对这款肉的评价只有四字“入口即化”...竟然没有一个人指出他家和牛品牌更别说是具体部位了。 所以我先来聊聊这部分。根据观察老店多张客拍和牛图片以及我点的这款和牛来分析,首先从肉质颜色和脂肪分布看日和是无疑了,我个人经验看达到了A5。至于它究竟是什么部位,其次,从筋和脂肪的分布以及肉的脉络走线分析小核桃使用的和牛是后腰脊部位。 由于各国对待牛肉切分方式不同,最后的分割形状与叫法也不一样。(单凭这点很多商家可以钻空子来“忽悠”顾客,以后有机会我会单拿出来写这一块,会很有趣的。)如果你们对后腰脊这个部位感觉陌生,那提到西冷一定会比较熟悉了,西餐里的西冷牛排是需要从这个部位切割的。 小核桃的和牛犯了沈阳烤肉的一个惯性缺点,对肉没有任何处理,直接冻肉状态切割装盘上桌。 如果熟成提鲜这个概念还不够普及,我们老百姓的方法缓化排酸也是极为必要的。 小核桃的和牛新鲜度很好,脂肪雪白、边角没有任何氧化痕迹。其实也是因为生意一直很火爆,都不用压货,考验不了店里的保鲜技术。 关于和牛我个人还有个看法,其实不用纠结什么等级,最好的牛肉还是需要脂肪平衡的,无论是西餐也好烤肉也罢A3足矣。红肉潮也印证了我这个观点,我倒是蛮期待2019年沈阳烤肉店里会出现赤牛,因为2018年沈阳烤肉领域已经给我了很多惊喜了。 小黄牛上脑这款肉我感觉实在太平庸,肉质选择上也与小核桃人均不太符合,感觉定价虚高。当然,从生意火爆程度看还是很受大众喜爱的,这就是成功了。 抛开产品本身,小核桃无论是自身定位、把握客户心理或是营销手段都是很不错的。甚至现在已经出现模仿者了...(很无耻,完全照扒复刻)对于这种现象我的建议是更加系统化,要有自己的模式。装修和产品都很容易被抄,只有这些才是自己的。 最简单例子,我这桌上和牛的盘子全是水渍,直接可以分析出平时就不会进行打干处理,稍有些规模的餐饮这种事都是按时间表进行的,给人很正规的感觉。 总结:小核桃的模式还是蛮有趣的,和牛等级与部位也是沈阳目前提供和牛的餐厅里很优质的了。 两个店产品都一样,环境看更推荐文安路店。 小核桃也为和牛走进沈阳大众消费者视野做出很太贡献了。不管学不学北京,在沈阳是开创了又一全新模式的新餐饮。还是蛮佩服老板的脑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