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宫是一组庞大的建筑群,正殿为朝圣殿(即太和殿)、正殿前为拜殿、左右为钟鼓楼,朝圣殿右下为“皇经堂”,皇经堂前有戏楼、神厨、三官殿。这些建筑依居天险、随山就势而建,结构精致,布局巧妙。利用天柱峰高耸霄汉的气势,以明朝皇家建筑的规制,巧妙进行序列布局,突出神权至高无上的思想,达到了“美如天宫”的意境。

永乐十五年(1417),朱棣下圣旨:“武当山,古名太和山,又名大岳,今名大岳太和山。”皇帝的嘉封使武当山的地位在中国一跃而成为五岳之首。

金殿初建之时并没有围墙,明成祖于永乐十七年(1419)永乐皇帝下诏敕建:“今大岳太和山顶,砌造四周墙垣,其山本身分毫不要修动。其墙务在随山势,高则不论丈尺,但人过不去为止。务要坚固壮实,万万年与天地同其久远。故敕。”城墙历时五年完工、用重达千斤的巨型石条砌筑的城墙高数丈,周长344米。这道城墙的建筑很有特色,从外向里看,墙往内倾斜,从里向外看,墙往外倾斜。远看犹如一道光环围绕金殿,蜿蜒起伏,雄伟壮观。

从此以后,以城墙为界,墙外称为“太和宫”,墙内叫做“紫金城”。环绕天柱峰顶端修建的城墙,因金殿在其上而得名紫金城。这是明成祖朱棣按照自己居住的“紫禁城”,为真武大帝在人间修建的“玉京”。在永乐年间,出入紫金城是很严格的。当时有种说法,叫“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足见当时武当山紫金城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