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镇海楼位于屏山之巅,是福州知名景点之一。当年登样楼可以望见大海,所以又名镇海楼
福州镇海楼位于屏山之巅,是福州知名景点之一。明洪武四年(1371年)始建,原是作为各城门楼的样楼,后更名为镇海楼,是福州古城的最高楼,为城正北的标志,并作为海船昏夜入城的标志,“样楼观海”曾是福州西湖外八景之一。镇海楼历经六百余年沧桑,屡建屡毁。现存的镇海楼于2006年11月开始重建,2009年1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重建的镇海楼楼体由基座层、台基层及二层楼阁组成,总高为31.3米(其中台基高10米);基座层内设地下宫,台基层、楼阁一层作为展厅,二层作为观景休闲厅。
镇海楼位于屏山之巅,历经六百余年沧桑,九毁九建,但每次重建都严格遵守原来的尺寸,“尺无所短,寸有所长”,变化不超过一尺。唯一的一次是咸丰十年(西元1860年)楼遭雷击之后重建,宽度缩减了三尺,结果仅30余年便坍塌,为史上最短命的一回,官民多认为为这是原有的尺寸被改变造成的。
按清谢章铤《重建镇海楼碑记》的记载,镇海楼“高六丈三尺,深七丈二尺,广十三丈七尺,周边城墙厚五尺三寸。”如果按现行的长度制式换算,其高度大约为21米,深约24米,宽约45.6米,连接镇海楼的城墙厚1.73米左右。
2008年重建的镇海楼楼体由基座层、台基层及二层楼阁组成,除增加了一个高10米的台基外,其他均严格遵守了历史的尺寸;基座层内设地下宫,台基层、楼阁一层作为展厅,二层作为观景休闲厅。楼前右侧有七星罡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筑此楼以寓北斗之水厌火祥之意,保佑全城平安;从建成后效果看,其高度、体量、形式与色彩都还算合适,较好地契合了福州古城的特色及城市总体格局,再现了福州镇海楼的雄姿;从楼阁上能看到福州三山及西湖周边景色,在一定程度上又恢复了三山二塔之间的视廊关系,得到了各方的基本认同。
福州镇海楼旧址位于屏山之颠。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四年。明初,福州时有海患。为了防御日本人的入侵,也为了城市的发展,明洪武四年(1371年)驸马都尉王恭负责砌筑石城,称为福州府城。建福州府城时,王恭先在屏山顶修建一座谯楼,作为各城门楼建造的样本,称为样楼。样楼是重檐歇山顶的双层城楼,高约20米,是当时福州最高的建筑物,成为城正北的标志。样楼楼前广场有七口石缸,排列如北斗七星,称七星缸。当年登样楼可以望见大海,所以又名镇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