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很有当地特色。二崁毕竟只是海岛上的一个村,建筑都是应运海边生存环境而建造的。店主真是幽默至极
【二崁村聚落】 兴建自清咸丰同治年间的二崁村聚落,是澎湖县历史建筑十景之一,也是台湾历史建筑百景之一,聚落面积很小,大概从巷头走到巷尾就结束了,却有独特风土民情,还有咕咾石(珊瑚残骸)建筑。当地文史工作者许国峯说,“以前在澎湖最有钱的人用砖瓦盖房子、第二等有钱的人用石头,最穷的人才用咕咾石,咕咾石的优点是透风性好,因此不容易聚集湿气”。虽然二崁也是闽南建筑,却因为地理环境不同,特色也与福建不同。 二崁大部分宅舍还遵守传统禁忌,约定俗成是盖房高度不得超过村内唯一的庙宇“二兴宫”,二崁不像一般澎湖人讨海为生,二崁以经商为主,布行、药材行为主,高雄有些陈姓药材商,很多都来自二崁。经商需要有条件就要有学问,懂得记帐,也就是属于文职的聚落。此外,二崁也是单姓聚落,排外性很高,女性只能嫁出去或招赘,维持宗族的完整性,即使被招赘,子孙也要改姓陈。
村落的进口
古村落很有当地特色
这里的建筑都很矮,主要是风大的缘故
二崁毕竟只是海岛上的一个村,建筑都是应运海边生存环境而建造的。二崁村居民,就地取材,用玄武岩石做墙基,珊瑚做院墙,修建出的建筑,独具特色,非常美观漂亮。
各种细节处总会给你带来不经意的惊喜
由于澎湖冬季东北季风强大因此建于低地,为闽南五落式古厝,门厅、客厅、后厅三落之间并皆以天井串连,口字型的传统合院配置型态形成室内外动线纵横交错,大厅前之子孙巷并利用小拱门与邻居连络并具有逃生系统的防御功能
海底的珊瑚
学堂,很简单的设备
破旧的课桌
纪念馆
很有意思的拼图
屋旁还有用同样材料堆成的矮墙,包围一块块农田。这些高及肩膀的围墙又叫“菜宅”。
奶牛模型
小管
“二崁童玩馆”原本是牛棚、养猪舍、及堆肥处的荒废空间,让民众回味、小孩体验童玩的製作及展现,让您体验古早味的乐趣。
二崁聚落保存区处处的传统建筑,让这裡每栋建筑物都是博物馆,保有澎湖当地的传统文化
二崁聚落保存区中拥有许多传统建筑,其中以陈家古厝为重心,陈家古厝位于西屿乡二崁村6号,源自于清朝顺治年间金门下坑人陈延益在此定居,,并发展出陈家村。由于澎湖冬季东北季风强大因此建于低地,为闽南五落式古厝,门厅、客厅、后厅三落之间并皆以天井串连,口字型的传统合院配置型态形成室内外动线纵横交错,大厅前之子孙巷并利用小拱门与邻居连络并具有逃生系统的防御功能。陈家古厝以澎湖当地的咾咕石与玄武岩做为牆身,支撑屋顶结构,并有书画彩绘、交祉陶、彩绘磁砖、泥塑的传统建筑装饰,「三落大昔」的豪华格局,为澎湖绝无仅有的一间古昔,相当具有澎湖的传统工艺之美。格局上,由外至内逐渐隐密的设计,依循的传统民宅工法,兼具安全性,堪称为当地中西合璧的建筑代表作品。并在西元1988年4月25日列为第三级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