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房间门外有个观景阳台,清晨的古镇,空气清新而又湿润,氤氲仿若淡彩水墨。

我们只有大约2个小时的时间游玩,却来不及在镇子里面细看,走出来只为了寻找可以寄明信片的地方。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来到上里。实话实说,真的很难再找到初见时的惊艳。 不是因为来的次数多了,而是感觉它变了。有种【朱颜辞镜花辞树】的唏嘘之感。

凭着隐约而模糊的记忆,终于在古镇汽车站旁边的食杂店的外墙上,找到了这个不起眼的邮筒,正要欢呼雀跃,却被告知,这东西基本已经被废弃不用了,很久都没有人来开箱取件。 老乡说,如果要寄信,只能去相邻的中里镇,算算时间,怕是来不及,所以不得不遗憾放弃。离开前,拍了张照片留念。

伫立在古镇入口处的文峰塔。塔下有有字纸炉,是上里古代官宦人家和文人燃烧字纸用的。 烧草稿纸都专门建个塔啊,真够文艺的~~

古镇里像这样的石桥特别多。有一些是旧时商家为方便货物出入而出资修建的。

小桥流水人家。总觉得哪里和诗词的描述不大一样,后来才醒悟过来,问题出在水上面,水不够清啊!相较来说,我还是更爱古道西风瘦马。所以五一假期我打算进沙漠啦!

这份通告引起了大叔极大的兴趣,非叫我拍下来。金牛座的兴趣点真的很诡异啊有木有!

这就是通告里说的惨遭盗挖的竹笋,很多村民都在贩卖。买的人还不少,难怪这么紧俏。

这是古镇最繁华的一条街。一切似乎都在改变,只有这座古戏台,和几年前一样,静默在这里,无声旁观,人世间的一幕幕悲欢离合爱恨纠缠。

在一条无人的小巷子里偶遇这间大门紧闭的小店。老东西,披着慢悠悠的时光,似乎还带着点未曾拂去的尘土味道。

这一抹翠绿,提醒着我,此刻正春风拂面,人在江南。

似乎现在全中国的古镇都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店铺林立,堪比大城市里的商业街。那些令人沉迷的古韵古意,早已形销魄散,无处可循。

这是一对老夫妇开的土特产店,主打自己手工制作的古法酱菜。我和大叔尝了尝,辣子菌酱和白菜腐乳都很赞,于是一样买了一大瓶。将近50元一斤的菌酱买了2斤,回来后不到一周就见了底。好吃啊!

眼看着集合时间快到了,我俩还没吃早饭,于是决定吃碗古镇里随处可见的名小吃--挞挞面。随便找了一家,却又遭遇了点餐N久上不来的窘境,还被人插队,一怒之间放弃走人。

换了另外一家,终于吃到了传说中的哒哒面,结果却大失所望。味道真的乏善可陈。可是大叔却觉得很好。一个对口味要求如此之低的人,真不是当吃货的料啊!

临走前还买了几个馍馍和咸鸭蛋留作路餐。黄色的是玉米做的,白色的是大米做的,糯糯的,味道很不错。就是买的人比较多,和老板说句话也得等半天。而且,耳边叽里呱啦响个不停的还都是我完全听不懂的四川话,听得我直接晕菜了。

来不及将一条街走完,又要离开。从2010年清明到去年十一再到这次,在上里古镇住过两夜,走过3个小时,吃过3顿饭,却一次都没能如我期待的那般,闲庭信步走过它的每一条巷子,踏过每一道桥。有的只是擦肩而过的怅然和遗憾。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有缘无分】吧!叹!

再见,上里!希望总有一场旅行,能让我们以最理想的方式再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