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昌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靖县书洋镇下坂村,始建于元朝中期(1308-1338年)。是目前南靖最古老的圆土楼。 该楼为两环结构,五行造型,原为刘、罗、张、唐、范五姓分一卦,按姓氏所需房间分配,大卦12间,小卦9间。楼高五层18.2米,间层54间共270间,设有五部梯道,一个大门出入,楼顶屋建有一个了望台,各单元底层厨房均有水井,井深均1米,水清净甘甜。堪称一绝的是楼建成不久,楼内口廊柱子即左右方向倾斜,最大倾角达15度。刘代家族在此繁衍25代,仍有惊无险。现有21户123人居住在楼里。

裕昌楼全景

裕昌楼内景

裕昌楼的第一个看点:部分支柱左倾右斜。 经过风霜雨雪,造成三楼四楼回廊支柱朝一个方向(顺时针)倾斜,五楼回廊支柱又朝另一个方向(逆时针)倾斜,最大的倾角达到15度,似乎只要一阵风吹过来,它们就会轰隆一声倒下。但是裕昌楼建成600多年来,经历多次地震,经历无数风雨,有惊无险安如山。因此,被称作“东歪西斜楼”。

裕昌楼的第二个看点:五行道造型。 裕昌楼初为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兴建居住,故整座楼设计为间数不等的五大卦,大卦12开间,小卦9开间,每卦设一部楼梯,外墙设五个瞭望台。五姓人家,五层结构,五个单元、五行排列,体现祈望五谷丰登、五福临门的美好愿望。

裕昌楼的第三个看点,在水井。 裕昌楼除了大天井有水井之外,后半楼的每家每户的一楼灶间,都有一口水井,深约1.5米,直径约06米,井水清洌,水源充盈,拿起水勺伸手即可打水。 裕昌楼依山临溪,环境幽静。

裕昌楼的第四个看点:楼中厝。 裕昌楼与田螺坑土楼不同,祖堂不在大门对面的大土楼一层,而是在大天井中心建了一座单层祖堂。裕昌楼祖堂有三个门:正门为喜门,喜事、祈神由此进出;左为生门,祈愿孩子平安有作为,由此进出;右为死门,办丧事由此进出。 祖堂前面用河卵石铺成一个大圆圈,根据金木水火土等分五格,形状各异,煞是好看。

裕昌楼内的住户 现在,土楼里居住的大多是年纪大的老人,估计年轻人都住在另建的楼房或者出外打工。

感觉这里很像北京的四合院,街坊邻里住在一个大杂院里,很亲和很友善也很热闹。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我们外来参观者而言,看到的是啧啧称赞的建筑,而对于拥挤居住在内的人们而言,不过是破落的住宅,生活在土楼中的人也会觉得生活的落后和不方便吧。北京的四合院已经在不断的拆除改造,这里的土楼还能保留多久呢?如何能让年轻人下一代在此安居乐业、保持原生态、原传统方式的生活下去的答案才是保护这里建筑的最佳方案。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着生气的建筑才能真正地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