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35周年校庆就在这里召开,同济大学和江安国立剧专在这里联合上演曹禺的名作《雷雨》和《日出》
四合院 从高处放眼望去,李庄的房子近乎清一色青砖灰瓦,大大小小的四合院沿街巷相连成片。小的四合院面积约150至200平方米;大的四合院面积由数百至数千平方米不等。四合院中的天井可以说是李庄四合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铺有条形青石板和良好的排水系统,主要功能是采光、休闲和洗晾衣物;有的还修有栽种花草的台圃。



每一个古镇都有络绎不绝来写生的学生,当流利的线条在纸间划过路过的人可能都是跟我一样恨恨自己的绘画水平。我也想不只是用相机镜头来记录美好~



张家祠 占地近4000平方米。是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40年)时,由张师德为首的张氏族人集资660两银子,从族人手中购得的大宅,为表达张氏子孙爱敬祖先之心,专辟为追远根本的宗祠之用。

这座宗祠的主体为四合院式木结构建筑,上为正祠,下为厅房。其厅房的50扇窗门别具特色。每扇均用上等楠木精工雕刻了2只仙鹤,50扇窗共百只仙鹤,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四周配以飞彩流云,谓“百鹤祥云”窗。据李庄《张氏宗谱》记载,这座张家祠堂里的每扇窗门,雕刻工价都要14两纹银,相当于清朝一个正一品官员的一月俸银。梁思成先生在考察时也为这样精湛的建筑艺术而赞叹,曾将张家祠百鹤窗、文昌宫、奎星阁、禹王庙九龙碑并称为“李庄四绝”。





禹王宫 现名慧光寺,建于清道光11年(1831年),坐南朝北,由一主一次两个四合院构成。主院有山门、戏楼、正殿、后殿、魁星阁及厢房等建筑,其山门、戏楼均为重檐歇山式顶,檐下饰如意斗拱,整个建筑气势恢宏。大山门上面原赞颂大禹治水的匾额和两边的石刻对联,撰、书均出自前清翰林-——李庄人张松睛之手。寺内的戏台,是四川保存最完整的古戏台之一,戏台台基上有单钩栏古代戏剧故事浮雕。禹王宫是李庄现存最大的清代建筑,这里的九龙石碑远近闻名。



1942年5月国立同济大学35周年校庆就在这里召开,同济大学和江安国立剧专在这里联合上演曹禺的名作《雷雨》和《日出》。背后的戏台就是当年排练和表演的地方

九龙碑 九龙石碑位于慧光寺内,高2.7米,宽1.3米,雕刻有九条穿梭遨游于云海中的神龙,除正中的一条外,其余八条均呈对称状分布的左右两边,每条龙均可从中仔细分辨出头、身、尾,龙口中还含有一颗可以转动而不脱出的宝珠。寓意为大禹和河之龙制服,疏民天下九河通大海,天下从此没有水涝灾害,造福万民、二说有九州江山一统之意。

东岳庙 李庄古镇内又一著名古建筑,曾经是同济大学工学部所在地。








东岳庙正对出去的同济广场

李庄同济广场,该广场纪念碑由同济大学2006年出资修建。时至今日,凡是李庄当地的考生报考同济大学都会有一定的分数优惠~





年医学院的留影中面容姣好的高材生,艰苦环境下这些人为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李庄也是个古风古韵浓郁的小镇,这里的民俗活动也别有一番情趣,例如舞草龙、放龙灯、划花船、表演“牛儿灯”、川剧清唱等等,都是年节里乡亲们喜爱的文娱活动,特别是“舞草龙”,舞得尤为热烈红火,成为李庄最具独创性的民俗活动。


晚上夜游古镇在住的巷子外面找到家凉糕做得很好吃的小店,香香的黄糖水淋在上面让人口水流了一地! 冰粉:

凉糕:

小小李庄古镇上,至今还保留着好几家老酒厂、老酒窖。宜宾地区酿酒历史悠久,蜚声海内外的中国名酒“五粮液”就出产于此,造酒业在这里十分普及和兴盛。这些老酒厂虽历经几百年沧桑,但仍保留着醇厚的传统酿酒工艺原貌。李庄白酒以本地高梁为酿酒主料,经传统工艺酿制而成,后经存放和勾兑便可出售。李庄白酒有“李庄五粮液”美称,也是泡制各种药酒的基本用酒。 白糕的口感着实跟小时候吃的某种糕点一模一样,花生倒是买了忘了拍图。五香、蒜香、麻辣各种口味任君选择。

奎星阁 关于星空,太多的画面只是存在于你们的描述中。那书中的美文,游记里的美图也只不过是浮云罢了。夜游在江边只是为了打发古镇没有什么娱乐项目的时间,可当抬头漫天星宿的时候我忘了绝美的赞叹该从何说起。第一次看见属于我的【处女座】,那些闪烁的星星点点成了最珍贵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