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山娘娘庙和金顶有两条路,一是沿109国道与南北向担(担礼村)涧(涧沟村)公路交汇处,乘车可以直达妙峰山景区山门外停车场,然后步行上金顶,该路段距离4-5公里,不建议步行,可包车每车40元,拼车每人十元。二是从涧沟村沿古香道步行上山,一个多小时可以到山顶。金顶门票40元 妙峰山山形和大多数北方的山一样,以整体气势的雄浑美取胜,而作为个体的山石,则平平无奇。妙峰山的自然景色如果天气较好透明度高可以远眺美景,而且很快从登山本身找到乐趣。

妙峰山山门为三门四柱七楼仿古牌楼,上有爱新觉罗·溥任提写的“金顶妙峰山”额联。

妙峰山的古香道。未通汽车前,这是以前进山烧香的古道,据说从大觉寺或凤凰岭那边也有通向妙峰山的古香道。古香道并不漫长,并不考验你的体力,从山下涧沟村拾级上山,沿途多古松,松下有当地人兜售香烛等进香之物。其中有卖登山拐杖的,一根根都是用削去树皮的山桃木制成,据说有辟邪之功能。 明清、民国时期,每年到妙峰山进香的香客多达数十万,一些地区的香客组成香会,在京城至妙峰山的各条香道上,每隔三五里就设立一所茶棚,为来往的香客提供饮水和休息场所。

去妙峰山进香的路,原为崎岖小径,陡峭艰险。清同治年间,慈禧太后提出,准备去妙峰山进香。太监刘诚印闻言,便以素云道人名义,会同大太监安德海出资重修香道。将山道拓宽7尺,选取天然青石板,一层层铺砌,绵延数里。工程浩大,完全凭借人力,加之工期紧,气候恶劣,造价昂贵。据说每铺一级石阶,造价就是一两白银,因而得“金阶”之名。

妙峰山素以古刹、奇松、怪石、异卉而著称,古刹当为山顶上的娘娘庙(惠济祠),从古香道上仰望,朱红色的庙墙矗立峰顶,在古松簇拥下,犹如天外飞龙,几欲乘风飞去,气势有点像武当山的金顶,也是那样遥立顶峰,远远在望,吸引着无数游人香客竞折腰,仿佛感觉自己走在天路历程上,有那么一点点朝圣的味道。

灵官殿:涧沟村至妙峰山的古香道上建有灵官殿,供奉道教护法神马灵官,明、清时期凡到妙峰山进香首先到灵官殿拜谒灵官,谓之“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