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明珠——福建南靖》中提到的 田螺坑土楼群 攻略
离开东倒西歪楼,继续往前,不久来到田螺坑土楼群下观景点。公路随着山势蜿蜒而上。它坐落在海拔787
离开东倒西歪楼,继续往前,不久来到田螺坑土楼群下观景点。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南靖县西部的书洋上坂村田螺坑自然村,为黄氏家族聚居地。田螺坑土楼群坐落在海拔787.8米的狐岽山半坡上,距南靖县城60公里,由方形的步云楼和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椭圆形的文昌楼组成,均保存完好。

公路随着山势蜿蜒而上。沿公路继续往上走,在山腰的位子有一条路通往村里。

田螺坑村因地形像田螺,四周又群山高耸,中间地形低洼,形似坑而得名。它坐落在海拔787.8米的狐岽山半坡上,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

对面的山坡上开垦着梯田,在西落的夕阳阳光下,略微泛着光,美不胜收。

梯田

沿着公路来到了村里,田螺坑土楼群由五座土楼组成,分别代表着中国古代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中间是一座方楼,围绕四周是3座圆楼和一座椭圆形楼,被人们形象的称为"四菜一汤"。

田螺坑第一座土楼叫步云楼,就是那位于“梅花”花心位置的方形楼,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高三层,每层26个房间,全楼有4部楼梯。

取名步云,寓意子孙后代从此发迹,读书中举,仕途步步高升青云直上。

步云楼

步云楼内



果然,步云楼还在兴建,族人又有了财力,随即在它的右上方动工修建新一座圆楼,叫和昌楼,也是三层高,每层22个房间,设两部楼梯。

和昌楼

和昌楼内



1930年,步云楼的左上方又建起了振昌楼,还是三层高,每层26个房间。

振昌楼

振昌楼内

振昌楼内


1936年,瑞云楼又在步云楼的右下方拔地而起,仍然是三层,每层26个房间。

瑞云楼


瑞云楼内

最后一座文昌楼建于1966年,准确地说它是一座椭圆形楼,三层,每层有32个房间。

文昌楼


文昌楼内

继续沿公路往上走,不远就来到了田螺坑土楼群上观景点。 从上观景台俯视“四菜一汤”。

来自游记中华文明的明珠——福建南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