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完这座美轮美奂的【大成殿】,后面看什么都感觉“不再有爱了”! “朝圣”,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好累呀
曲阜住哪?到小城市,选择住新酒店较好。在网上看中的那家新酒店,行程期间的双床房早早就订满了,估计有集体活动。纠结好久,看【铭座杏坛宾馆】,酒店自我推介精心打造的儒家文化四星级酒店,2012年装修,网友称这里的【孔府宴】和各式美食精品颇有口碑。于是,选了它,距离孔庙有点远,双标房含双早¥398。来到见内部装修装饰挺有文化气息的,客房挺干净,不错,值得推荐。 酒店的晚餐有自助餐和点菜,就想试试【孔府宴】,自然选点菜——哈哈,客人都去吃自助餐了,偌大中餐厅,就我们一桌!服务可一点没打折。【孔府宴】中有两道菜说因制作时间久需预订,我们点了其他几款,又要了别的,满满一桌,老老小小吃得称赞不已,买单才¥160。——哈哈,现在还念念不忘那道甜品【桂花银杏】和叫【带子上朝】的红烧肉!自助早餐的品种和味道也挺不错。第二天中午,在【孔府】边上一家餐厅,点了【孔府家宴】中【神仙鸭】和一道叫什么鱼的,感觉就一般了。 曲阜城内有很多马车和电动三轮车,交通应算方便。咨询酒店,下午2点前退房,孔庙有停车场,自己开车方便,10元任停多长时间。【孔府】与【孔庙】相邻,可直接联游;【孔林】距离较远,需要车辆。 16日。计划中午回来再退房,早餐后即开车前往【孔庙】,大约10分钟到了。泊好车,穿过一道仿古的城门,城墙里面就是【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昨晚下过雨,早晨的街道湿润且清静,舒服。 景点门票,【孔庙】¥90,【孔府】¥60,三孔联票¥150,学生票减半,70岁以上免票——感觉又赚了,哈哈。原计划仅游【孔庙】,先生又说“过而不入非礼也”,于是买了联票,最后没去【孔林】。购票时,有很多人自荐导游,我们只想自由去感受,故没请。购好票,穿过厚厚的两重城门,里面就是【孔庙】——




很多时候,看到【孔庙】介绍都是这张照片,没仔细了解之前,以为【孔庙】就是一座祠庙。行前做功课,才知非也——自己孤陋寡闻了,偷笑。概述一下:据说孔子死后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不断扩建,终成现规模。祠庙呈南北走向,庙内从南至北共有九进院落,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占地9.5万平方米。曲阜孔庙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共享中国三大古建筑群美称,被誉为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之典范。

【孔庙】的各种主体建筑贯穿在中路上,左右严格对称。庙前庭先有【金声玉振】坊,进了【棂星门】,就是孔庙第一进院落,中轴上前后立有【太和元气】坊和【至圣庙】坊,东西两侧各设木质牌坊兼做侧门,东题【德侔天地】,西题【道冠古今】。把门的怪兽,介绍说中间的叫“天禄”,两旁的叫“辟邪”。——哈哈,游【孔庙】,没文化都会变得有文化些。可惜镜头总是拿不正,水平问题。



过【圣时门】,是孔庙第二院落。但见院里三石桥纵跨,古柏森森,绿草茵茵,好静默的境界;可惜桥下干枯,若有碧水清荷相伴,怎一个美字了得!“圣时”,介绍来源于孟子的“孔子,圣之时者也”。这里也有两道侧门,东门外匾【快睹门】,据说西门外匾【仰高门】;西门没去,东门现在作景区出口用。介绍讲,雍正年间钦定【圣时门】为孔庙正门,故只有皇帝祭祀才可以走,其他只能走【仰高门】——有时想,若某个祠庙现在仍继续严格执行古代礼仪要求,结果会是怎样?



【快睹门】,介绍说即“先睹为快”,取李渤“如景星凤凰,争先睹之”语,还有说李渤语为称赞孔子的——取意“先睹为快”没问题,后面介绍就有误了,“若景星凤凰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是韩愈称赞李渤的。 走过【璧水桥】,前面是【弘道门】,介绍称此乃明洪武时孔庙大门,清雍正皇帝据《论语》“人能弘道”钦定命名。走进弘道门,是孔庙第三进院落,挺内古柏参天,好一个叫人清心涤念的环境——


前面是【大中门】,进入孔庙第四进院落。同样古树参天,叫人叹为观止。入大中门,迎面即为【同文门】,从这里开始,你会更加惊叹古建筑师们的巧夺天工和匠心独运!




继续前行,一座高阁呈现眼前,它就是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闻名的孔庙藏书楼——【奎文阁】。这座木结构高阁,三重飞檐,四层斗拱,自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重修以来,经受了几百年风风雨雨和地震摇撼,依然无恙,岿然屹立!——忍不住又要哀叹现在建筑何其脆弱了。

过【奎文阁】,是孔庙第五进院落。狭长的庭院里,南八北五,两行矗立着十三座碑亭,据称其中金代两座、元代两座、清代九座,存有唐、宋、金、元、明、清、民国碑刻50余块。——金代?!在我这南方人的印象中,就是唐宋元明清,怎么还有个金代?回来后查资料,才知道在南宋年间,此地乃金朝天下,南宋与金国以淮水为界。 才疏识浅,对碑文没什么认识也不懂欣赏。但这里,斗拱飞翘,檐牙高啄,黄瓦耀金,与不朽苍柏交相辉映于蔚蓝苍穹下,给人以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游览了【十三碑亭】,往前走是【大成门】。这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勾心斗角”的建筑特色,十三碑亭是金代以后逐代增建的,相邻碑亭与【大成门】之间飞檐的巧妙交错令人叹为观止!可惜了“勾心斗角”这个原本用来描绘宫殿建筑交错精巧的好词,后来怎么就演变成贬义词了呢?!好好欣赏一下古代建筑师的匠心独运吧——



跨过【大成门】,庭院侧面有棵古树,名曰【先师手植桧】,相传乃孔子亲手所种。——哈哈,那么年轻的一棵圆柏当然不可能啦。好吧,又传,孔子在此处亲手种植的圆柏死了,后来在原地又长出一棵,眼前这棵是死后再生、生后又死、生生死死的第四代树了——哈哈,本来就是传说嘛,何必当真。可惜这棵树没拍好,否则可望几个轮回之后成见证。 传说还在继续,看眼前这【杏坛】,相传就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哈哈,当然也不是啦。孔子杏坛设教的原址无记载也无从考古,介绍说此址设坛乃孔子第四十五代孙所为,金代始于坛上建亭并书“杏坛”二字。

过杏坛,但见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高居双层石栏的台基上,它就是孔庙的“名片”、享有“东方三大殿”美称之一的【大成殿】!



【大成殿】,孔庙的主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四周廊下环立28根雕龙石柱,前檐10根深浮雕龙柱尤为壮观。据说乾隆皇帝来此祭祀孔子时,当地官员都提早用红绫包裹石柱,不敢被皇帝看到。 【大成殿】是供奉孔子塑像的,也是清代皇帝的书法展览馆,殿门外正中【生民未有】为雍正皇帝题书,殿内正中【万世师表】为康熙皇帝题书、【斯文在兹】为光绪皇帝题书,南面有乾隆皇帝的【时中立极】等等;每块匾额长6米,雕龙贴金,华丽至极。当然,孔子塑像一如古代皇帝般装扮,也是尊贵至极!据介绍,殿前每年都有大型祭祀活动,隆重热闹可想而知。就算现在,烧香祈祷者也不少,看那黄瓦重檐间的烟雾缭绕,可见一斑。


精彩不要停,再欣赏几张石雕精品——



游览完这座美轮美奂的【大成殿】,后面看什么都感觉“不再有爱了”!怎么办?后面的【寝殿】、【圣迹殿】、【崇圣祠】等,怎么看都觉得逊色,其实精彩依然——



【鲁壁】,立于【孔宅故井】旁边的这堵矮墙,相传原为孔子故居的墙壁;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后人将孔子书简藏于壁内。汉武帝时拆除孔子故居发现了《论语》、《孝经》等竹简,明代时遂建壁立碑纪念之。

孔庙,两千多年来,尊享帝王推崇,祠庙得以不断修缮扩建,从未废弃,终由孔子的一座私人陋宅发展成为与帝王宫殿相媲美的庞大建筑群,且保存之久,记载之丰,堪称建筑史上之最。没错,帝王皇宫存在改天换地之灾,而孔子代表的是儒家思想或者说是儒家文化,是每个帝王每个朝代都需要也是适合的……。 “朝圣”,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好累呀!OK,暂告一段落。走,看看【孔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