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游览了园博会设在萝岗区科学广场的分会场,感觉非常之好。还是时兴相约逛公园顺便拜年
2014.2.2 海珠湖公园 南有海珠湖,北有白云湖。白云湖和海珠湖是广州目前第一、二大人工湖,都是近年新开挖,并且通过河涌可以连通珠江水的。今天先来游游海珠湖。

海珠湖的建设初衷是为了解决海珠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频发的“水浸街”问题,后来完善设计,具备了“排洪排涝、连通水网、调水补水”的基本功能,于2011年底开放为免费市民公园。官方资料显示,公园面积2248.3亩,其中湖心区1422.6亩(水面面积795亩,陆地面积627.6亩),绿化配套用地825.7亩。



海珠湖位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的南端,在湖区游玩,抬头北望可以遥见远处高耸的“小蛮腰”。可惜广州的天色总是灰灰,若有蓝天白云映衬,当然是很漂亮的。


海珠湖公园由内湖和外湖组成,内湖就是人工开挖的中心湖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讲的海珠湖,外湖实际是与中心湖分别交汇的6道河涌,内外贯通形成了“一湖六脉”的漂亮格局。当然这“一湖六脉”全貌必须是高空俯瞰方能一睹,但“外湖包内湖”的格局漫步于园内随时可以够受到,下面这两张就是外围河涌的局部。


海珠湖有了独立水网系统,能起到雨洪调蓄、引水补水的基本作用,当然更有生态、湿地、休闲旅游的功能。一年四季,绿草茵茵,杨柳依依,各种叫得出名、叫不出名的花草竞相怒放,非常适宜休闲散步;且地处城区,交通方便,所以节假日乃至周末,都是游人如织。





偌大园区,绕湖慢慢走一圈都要2小时光景,所以即使人多,也只是在出入口汇集处有感觉;进到园内,特别是一些绿茵小道,就显得很清静了。园内也有单车、电瓶车出租,视个人喜欢,我喜欢慢慢踱步;但一次想走遍大路小道是不可能的,有些地方架设有木栈桥穿越湖面,慢慢晃悠感觉好极了。





经常都会遇到辛勤劳作中的园林师傅,但要遇到撑着小船或竹排穿行在湖中作业的不多。有时,也会看到白鸭、灰鸭在湖中戏水。这些情景好有水乡的感觉,真叫人喜欢,可惜遇上的几率不高。





虽说广州四季如春,季节性不明显,但大自然之春夏秋冬毕竟是不同的,特别是用相片比较。哪个季节最美?这就不好说了。春天里,那种绿油油的感觉最明显,最令人心醉。



夏秋时节,湖里必不可少的有荷花和睡莲。分得清哪是荷花?哪是睡莲么?哈哈,我也是查看了资料才弄明白的。辨认方法有二:一是看叶子形状,荷叶一般都是圆形无缺口,睡莲有个深深的V型缺口;二是看高度,荷花的叶花一般都高出水面亭亭玉立,睡莲顾名思义一般都卧于水面。








至于冬天嘛,若不是有节日装饰或花卉布置,偌大的湖区还是比较冷清萧条的。看看平静的湖区,是不是很有【水自飘零桥自横】或者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感觉,嘻嘻。




看完这集相片,你会觉得奇怪,怎么情景相差挺远的?没错,这集相片不是一次所得,是2011年10月(夏秋)、2013年4月(春)和2014年2月(冬)前后三次游园拍的。值得经常来吗?最主要喜欢,闲着也是闲着,没事带老人到公园转转多好,哈哈。

2014年春节期间,适逢广州园博会在海珠湖举办,去看看是肯定的。年初三,好天色,施施然和先生带上相机出门。海珠湖附近停车比较困难,每次都选择绿色出行,公共单车+地铁,是次不例外。顺风顺水来到大塘站,出口一看,游客真不少呀!现在春节时兴不拜年而是逛公园么?还是时兴相约逛公园顺便拜年?每到节假日,公园装扮一新,也确实吸引街坊。看入口处,那满路满树的红灯笼,多喜庆,更别说还有好天气。仔细瞧,财神爷上树了?哈哈,财神爷嫌地面人太多?

年初一,游览了园博会设在萝岗区科学广场的分会场,感觉非常之好。行前对海珠湖的主场是充满期待,果不其然,转过半个湖区,来到会场这边,远远望去,成片花海好吸引人呀。



河南(广州海珠区)马涌古时有一个称谓叫“瑶溪”,瑶溪沿岸汇聚了岭南花鸟画坛巨擘居巢、居廉、诗人张维屏、晚清词坛名士潘飞声等文学艺术大师,瑶溪之名遂远播;并以其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素妆雅朴的田园景貌吸引游人逸士的向往,赢得骚人墨客的青睐,成为清代至民初河南一带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清代布衣儒生刘彤把故乡田园野趣、所见所闻、乡居农舍赋诗以寄情,遂成《瑶溪二十四景诗》,杨永衍等文友斥资刊刻其唱和集,黄锡凌绘制了《瑶溪二十四景游览图》。今年园博会设点海珠湖,其设计理念就是结合海珠区本土历史文化,再现“瑶溪二十四景”中的十七个主题景点,以展示岭南田园风光及传统文化底蕴。













哈哈,上面可不都是【瑶溪十七景】哦,没带资料现场一一对应,搞不清楚那是哪。据公园介绍,今年共布置了三十多个景,看上面这些蚝壳、竹子、渔舟等等元素,好有水乡的感觉,只是『已非旧时烟景也』。没关系啦,有得追忆总是好的。看,游人各有各玩法,开心最要紧。



园博会,园林设计是主题,鲜花是基础。据介绍,本届海珠湖布置的鲜花有37万株之多,名副其实成“花海”了。园博会牌坊附近是成片成片的波斯菊,五彩缤纷,其实我更喜欢称它为“格桑花”。记得游西藏、游东北时,在乡村的村前屋后,不时可以遇见成米高的格桑花丛,惊讶的很。本地之所见,都是矮矮的,到底是格桑花和波斯菊毕竟不同品种呢?还是水土原因?未探究竟。



还有各色各样的月季,引用古诗共赏之。《月季·苏轼》:『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牡丹最贵惟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一年长占四时春?真乃长情之物也!



还有各式山茶花,《十一月山茶·白居易》:『似有浓妆出绛纱,行光一道映朝霞。飘香送艳春多少,犹如真红耐久花』。那朵娇艳无比的朱红山茶,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茶花赋·杨朔》里『童子面茶花开了……』


还有小溪边各式兰花,《幽兰花·苏辙》:『珍重幽兰开一枝,清香耿耿听犹疑。定应欲较香高下,故取群芳竞发时』。山有水更灵,花傍水益雅,兰花甚也。






『生态追梦,瑶溪怀古』,游罢园博,美景满目,感慨良多。引用园博会的个别导览词来做结束句最好:『沧海桑田,俊彩星驰。昔日瑶溪景貌,虽一水尚存,已非旧时烟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