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从上海早新闻得知,东台路古玩市场北侧的一大半与其周边的老小区一起,“已经列入动迁计划”。故到此一游拍摄并纪录。出了东台路古玩市场,穿过寿宁路美食街,哪路对面就是大境阁

大境阁的历史上海自元代建县后,未筑城墙,明代时多次遭到倭寇侵略。因此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仅用3个月时间赶筑了一座周长9华里,高2.4丈的城墙,城上筑有雉堞3600余个,敌楼2座,沿城墙外面筑有阔6丈、深1.7丈、周长1500余丈的城壕。明嘉靖三十六年,又增筑敌楼3座、箭台20座。万历年间倭患平息,县城安宁,便在4座箭台上建造了丹凤楼、观音阁、真武庙和大境阁。

古城墙和大境阁是连在一起的,大境阁本来就是一座城楼。从外观看,中间是三开间的楼阁,两边是城墙,楼阁前最中间有城墙向前突出。由于当年拆城指挥部——城壕路工事务所设在大境阁,又有人请求保留大境阁,后以九亩地的泥土充填大境阁下这段城壕,才使这段城墙和大境阁得以保留。

当年射箭用的熙春台和登上箭台的21级花岗岩石阶,也都是明代遗物,有的砖上至今还有“上海城砖”字样的钤记。

登上不高的城头,四周都是高楼,难以远眺。进入阁内,有清代熙春台遗址。

西边有个晒台,就是外面看起来的突出部位,这就是“熙春台”,正面墙上写着“信义千秋”。两边墙上,一边是“熙春台”介绍,一边是“大境阁”介绍。

东边楼阁是关帝殿,供奉着三位神仙,中间是关云长关圣帝君,两边分别是财神赵元帅和月下老人。几尊神像色彩鲜艳,栩栩如生。仅剩的这段只有50米长的城墙

大境阁隔壁就是白云观 ,海上白云观原名雷祖殿 ,为道教著名宫观,原先地址为西林后路100弄8号,后因市政动迁,搬到黄浦区大境路259号。

白云观亦称“海上白云观”,始为嘉定道士徐志诚劝募,是上海道教全真派的主要道观。它是一座上下两层四合院式的楼房,底楼是灵宫殿,灵宵宝殿,楼上为老君堂和雷祖殿。现在观内供奉的九尊道教铜神像系明代文物,大殿内玉皇坐像净重1500余千克,为全国其他道观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