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色达” 望见 “年宝玉则”》中提到的 色达天葬台 攻略
走进一看,赫然在目的那些密密麻麻的小点儿,竟然是一只只的秃鹫!我不敢脑补!也许,这就是不同所在吧
中午,在山下的路边吃过午饭,就出发前往天葬台了,开车过去不过十几分钟,但是氛围已大不相同!山头荒芜,山顶上,密密麻麻看不清是什么的一片。我们2点到的天葬台,这里已经是站满了人。 天葬,对于藏民来说,是由死到生的必经之路!肉体布施给自然,灵魂才能得以升天!对于我们汉人,不过是猎奇,多少也有些紧张。 走进一看,赫然在目的那些密密麻麻的小点儿,竟然是一只只的秃鹫!排列着整齐的队形,分占着几个山头!山下法师还在诵经,帷幔遮挡的小小的超度台,看不见丝毫的动静!我不敢脑补!只能看着秃鹫,而成千上万只秃鹫全部齐刷刷地死盯着帷幔的背后! 训鹰人一遍遍地驱赶着秃鹫,阻止他们上前,东边山头上的秃鹫群忽然起飞,盘旋过一个弧线,抓住一个空挡,稳稳地落在了距离帷幔不足几十米的地方!帷幔前的秃鹫更多了,后面的秃鹫眼看最佳位置被空降部队占领,纷纷往前挤,密密麻麻的灰褐色小点儿迅速汇聚成一波泥石流,终于训鹰人阻挡不了秃鹫的突袭,头鸟攻破了防线,后来者紧跟而上,如潮的秃鹫汹涌进帷幔;后排的秃鹫急速起飞,从空中直落帷幔中,烟尘四起,猎猎嘶鸣。 眼前一幕,惊呆了汉人,很多游客不忍直视,济济下山,有的人以手抚膺,唏嘘连连。 我仰望着天穹盘旋的秃鹫,努力从一个汉人的既定思维中跳出,去理解藏人的生死观。不禁感叹藏人对于自然地敬畏和施与远远比我们汉人来得深远!他们相信灵魂的存在,肉体施与自然而精神不死;当下所为,意于当下更是泽于后世。 孔子“重生哀死”,庄子“苦生乐死”,王羲之“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不一种种,却都是以“死”作为终点!也许,这就是不同所在吧。 若我们的人生真的只有一生,和藏人相比,我们是不是有些悲哀?

严阵以待

盘旋

秃鹫凌日
来自游记从“色达” 望见 “年宝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