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München)现在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是德国南半部最大的城市,但是在全德只能排第三(仅次于柏林和汉堡);2010年人口为130万。来到慕尼黑后就发现满街的年青人身着德国巴伐利亚民间服装,兴高采烈的朝着一个方向去,一打听才知道,闻名世界的慕尼黑啤酒节正在举行,说来也巧我住的酒店距离啤酒节主会场特蕾莎公园(Theresienwiese)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因此游玩了老城区和郊区的宁芬宫后,决定也去啤酒节凑一个热闹。

慕尼黑啤酒节(The Munich Oktoberfest)又称“十月节”(Oktoberfest),起源于1810年10月,因在这个节日期间主要的饮料是啤酒,所以人们习惯称其为啤酒节。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在慕尼黑举行,持续两周,是慕尼黑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动。每年大约有六百万人参与其中。

啤酒节会场的标志性建筑-巴伐利亚女神像

当年王国的骑兵卫队还在慕尼黑西南的一个大草坪(巴伐利亚方言称为“Wiesen”意为“牧场”),举行赛马和射击比赛以示助兴。为了纪念这个节日,参赛的官兵请求国王用新娘特蕾莎(Theresien)的名字来命名这个草坪,从那时起这个草坪就叫“特蕾莎公园”(Theresienwiese)。由于庆典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人们建议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全民性的活动,这就是十月节的起源。

为了招徕本国顾客和接待来慕尼黑旅游的外国客人,慕尼黑的八大啤酒厂在节前就在特蕾泽公园的广场上搭起巨大的啤酒大篷,德语里称“Bierzelten”,比一般的帐篷装修更大也更豪华。每个帐篷里放有长条木桌和板凳,大篷的一端还有一个临时舞台,由民间乐队演奏欢乐的民间乐曲。帐篷一般可容纳三四千人,最大的有7000个座位。

每一个啤酒棚一般都只提供一个酿酒厂的啤酒,为了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每个啤酒厂都把自己的那个啤酒棚修建的富有特色而舒适气派。啤酒棚外部的装修标新立异,但内部大多都是一个格局,可以坐二十人的长条木桌椅排排摆开,会场中心是被鲜花和灯光装扮一新的高高的表演舞台,棚顶装饰着巨幅的绸缎和编织的花环,有的啤酒棚还设两层,楼上便是"雅座"。

各帐篷里都由身穿巴伐利亚民族服装的女服务员给顾客送酒,5欧元一杯。

除了消费大量啤酒,顾客们也消耗掉大量的食物,多是传统的家常小吃如香肠、烤小鸡、泡菜和烤牛尾等。

啤酒节另一个标志性建筑--圣保罗教堂

啤酒节设的游乐场里还有很多适合家庭娱乐的项目,像大转轮,旋转木马等等老少皆宜的传统娱乐。大会组织者每年都要安排一些新鲜的节目或游乐节目。另外,各种游乐设施之间也举办许多有意义的展览会,如现代电器展览、优良小麦展览等。还点缀了小马戏团,杂耍铺,魔术表演等等,无数各具特色的小店把整个游乐场装点得生动活泼,游客可在这里买到纪念品,巴伐利亚的特色小点心,或是参与游戏,还可以赢得各种可爱的玩具。

上千人在一起喝啤酒的场面,大概也只有在慕尼黑啤酒节见到了。

自豪的慕尼黑青年人摆出姿势让游客拍照,不过啤酒节也是酒鬼们闹事的好机会。

知道这个光屁股小孩射箭的方向是哪儿吗?喝了大杯啤酒必然要找的地方啊!WC!

慕尼黑人爱喝啤酒,喝起来就象喝茶水一样,每人每年平均要喝230升,约合460斤,合一天1斤多。慕尼黑享有“世界啤酒冠军”的称号。这里有一所慕尼黑啤酒大学,它专为各国培养酿造学硕士和学士。

逛十月节不用买门票,但是,每个游乐节目都要买入场券。而啤酒价格也逐年上涨,但游客每年仍在增 加;每年维持在600万人左右。其中很多游客都来自外国。近些年来,啤酒节上新增了传统服饰游行,很多游客都穿上传统的皮裤和紧身连衣裙盛装加入到游行队伍。每届啤酒节要消费约600万升啤酒、50万只鸡、100头牛,同时为慕尼黑带来数十亿欧元的收入。 酒店信息:我入住玛丽蒂姆酒店(Maritim Hotel München),从慕尼黑中央火车站出站的右侧门出来,距离酒店200米;距离慕尼黑啤酒节特蕾莎公园(Theresienwiese)只有10多分钟步行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