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天津玩了段时间,除了玩,美食也不能放过,我喜欢品尝当地的东西,哪怕难吃也是一次,哈哈。天津有“三绝”——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其中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居首。刚开始我一直以为小时候满大街看见的那种小工具车后面装着的那种大麻花,上面都会写着天津大麻花,就是桂发祥的麻花。那种麻花个头都那么大,一个差不多十来斤种,也不便宜,非常的甜,这是小时候的印象。其实,真正在天津,却满大街几乎见不到那种工具车拉着的麻花,很多地方都是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的招牌,朋友带我去的是洞庭路旗舰店,就在河西区洞庭路32号。我们是打车去的,在高德地图上搜出来的是“十八街麻花文化馆”,一家两个名字,一个文雅点一个俗气点(****店,就跟家里被称为老大、老二、老三一样),朋友说这家店的最好,是最正宗的。其实在很多店,都说自己是总店,东西最正宗。我听后郁闷了,为了闹个明白,查了些资料,这家应该是总店。【历史】在查资料的同时,我也清楚了,我小时候看见的天津大麻花,也是正宗的天津麻花,只不过那是最早的刘老八创建的,后来我们看见的这些包装精美的十八街麻花,是范桂才和范桂林兄弟创建的,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当时,兄弟二人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一个麻花店,名叫"桂发祥"和"桂发成",他们比着干,麻花越炸越好,俗称"十八街麻花"。1949年后,两店合一,由国家投资重建店堂,定名桂发祥麻花店。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像当天的蒙牛和伊利、王老吉和加多宝的故事,不管怎么样,现在这个麻花还是得到大家的认可的。【店铺特色】我去的这家店,店铺挺大的,种类挺多的,散装的,礼盒的,店铺除了麻花,还有狗不理包子、果脯、点心等一些东西,也算是“多元化发展”,方便了顾客吧。自己人吃,我就买了些散装的,价格相对便宜一些,忘了多少钱一斤,我只记得平均下来一个就三块多,麻花的口味很多,五仁、椒盐、山楂、什锦、黑芝麻......我每样都买了两个,老实说,我觉得口味都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差距,你想麻花了掺了点别的东西,又不是那些是纯馅的。【服务】这家店提供邮购服务,我去的时候,看见很多人买了礼盒装的,付账后,由店家发货邮寄过去,倒是还考虑的挺周到的。个人觉得吧,这麻花比起一般的,【优点】天气凉爽,放上几个月也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绝对适合旅途携带。【缺点】太油腻,吃多了容易上火。【消费】人均:1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