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中国国家地理》就专门做了庆元廊桥专题,2015年盛夏,我们循着书中的描述,将此行的主要目的地锁在了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盖因“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村落的廊桥像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这样品类繁多:5座大小、长短、高低、形制不同的古代廊桥,散布在首尾约2华里的溪水上。石阶古道、小桥流水、袅袅炊烟,合奏出一曲恬淡的田园牧歌”。

庆元县偏居浙南一角,是离省会杭州最远的县城,被闽北的寿宁、松溪、政和三面包围。虽然上海有火车可以抵达其所在的地级市丽水,但从丽水前往庆元,乃至于深入群山之间的月山村还是颇为不便,所以自驾是最主要的游玩方式。从上海市中心自驾前往庆元县城,约600KM,行程7-8个小时。但从县城再至月山村的55KM盘山公路,却要再开上一个多小时。蜿蜒的盘山公路最终把我们带到了这个村子里。一条举溪在村前荡开优美的曲线,村后背靠的半月形山倒映溪中,形成“半月沉溪”之势。

沿着举溪前的公路,一路穿过月山村,只见村内正在大兴土木,沿街盖起了统一制式的门面,三两家各种名号的客栈灯笼也在鱼肚泛白的夜色中若隐若现,看到此情此景,才知道自己这个时候来对了,能赶在整个村子被商业化大潮席卷之前来访,真真的是一件幸事!

月山村现存五座形态各异的廊桥,其中体积庞大的来凤桥和步蟾桥像城门一样守在村头和村尾,呈“双桥锁村”的格局;村中心的举溪上横跨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龙桥;举溪的支流上还有两座小巧玲珑的袖珍廊桥——白云桥和秆坑桥。下面就一座座地介绍吧。首先是位于村头的来凤桥。

来凤如龙相映成辉——据史料记载来凤桥和村内最有名的如龙桥是差不多时间建造的,但后来遭到破坏,并于清朝道光年间以石拱廊桥的形式重建。

接下来便是大名鼎鼎的如龙桥了。这座始建于1625年的木拱廊桥在一片翠绿与点点粉艳中显得愈发古旧,而在桥顶的重檐翘角,又让其透出一个极尽昂扬向上的张力。

离如龙桥不远处一条小支流上坐落着白云桥,远望像座小庙,属于斜撑式平梁木廊桥,明末年间建。桥下清泉错落流下,形成二叠泉的独特景致,汇入举溪之处群群红鲤花团锦簇。

秆坑桥属于伸臂式平梁木廊桥,建于村外一片稻田间的小溪之上。桥长6.8米,宽2.9米,建于清代,这真是我见到的最小的一座廊桥了。

步蟾桥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现存建筑为民国六年(1917年)重建,与村头的来凤桥类似,均属于石拱廊桥。

村头来凤桥的一端,是保存完好的吴氏宗祠,名为吴文简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