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公”的传说,而其中的“争殿址”,竟然还跟我们前面到过的举水乡月山村的马仙宫有关,详见下图
西洋殿座落于五大堡乡西洋村松源溪畔,系古代菇民为纪念香菇鼻祖吴三公而建的纪念性建筑。始建于宋咸淳元年(1265年),几经变迁,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庆元、龙泉、景宁三县菇民集资重建。历代菇民把每年农历三月十七日(吴三公生日)和七月十六日至十九日定为龙、庆、景三县菇民朝拜祀奉“菇神”的进香期,每到此时,诸方山货、食品云集于此,百货摊位林立,成为远近物流中心,此外还举行戏剧会演,宣扬菇乡文化。
西洋殿建筑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雕刻、泥塑、彩绘等传统工艺精湛,融工程与艺术于一体,在结构功能和装饰手法上有着浓厚的建筑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南宋庆元人吴三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发明了人工栽培香菇技术,即在原木上用斧头砍以疤痕,利用自然孢子接种栽培香菇的技术,称为砍花法制菇。他通过反复实践和研究,总结出了如何选择场地、菇木种类、砍花、遮衣、倡花、惊樯、烘烤等一套合乎科学的人工栽培、管理和加工的方法。
砍花法的诞生,使香菇生产发生历史性的转折,生产区域不断扩大,从业农户不断增加。至宋嘉熙(1237-1240)之后,砍花法已从庆元流传到周边的景宁和龙泉一带,并且涌现出了许多以栽培香菇为业的菇民。明洪武元年(1368年),香菇栽培技术成为皇封专利后,产区进一步扩展到闽、桂、赣、皖、川、滇、陕、湘、贵等省,并通过史料传播、僧侣交往等渠道,砍花法漂洋过海,远播日本。砍花法从发明应用于生产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项栽培技术,砍花法的延续时间之长,覆盖面之广,史料之丰富,这在世界农业科学史上是罕见的。砍花法的伟大成就,就在于它使深山老林中的“朽木”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开创了森林菌类产品利用之先河。
在西洋殿内,意外地看到了贴在墙上的“吴三公”的传说,而其中的“争殿址”,竟然还跟我们前面到过的举水乡月山村的马仙宫有关,详见下图:
同时,殿内还搜集张贴了许多庆元方言歇后语及对联等。
以及一些和人工种植香菇有关的知识。
现今,西洋殿旁依旧有大片的人工香菇养殖棚,吴三公在一旁默默地守护着供奉他的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