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成都,蜀地初游》中提到的 青羊宫 攻略
它算是青羊宫的象征,吸引了无数的游人。游客在铜羊身上某个部位抚摸,希望自己身上相应部位的病痛从此消失
青羊宫始建于周朝,原名青羊肆,是西南地区建筑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的一座道教宫。 金字横匾“青羊宫”高悬在山门上方。此匾为清乾隆年间成都华阳县令安洪德的墨迹,笔力遒劲。


混元殿,青羊宫的第二重大殿,供奉的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天尊之一的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坐落在三清殿与混元殿之间的八卦亭,布局紧凑,精巧大方,总共三层,建于重台之上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整座亭宇都是木石结构,相互斗榫衔接,无一楔一栓。




听闻唐朝的一位皇帝(好像是唐僖宗)曾经在这里避难,也给这里增添了一份传奇色彩。

三清殿,又名无极殿。殿前左陈一钟、名曰“幽冥钟”;右配一应鼓,每逢初一、十五和吉庆大典便击鼓鸣钟,晨钟暮鼓,幽远清晰,给人更加宁静安适的感觉。


三清殿堂前,有一对铜铸青羊,因此得名。尤其是这只单角铜羊,将十二生肖的特征汇聚一身,造型奇特不凡,各部位为鼠耳、牛鼻、虎爪、兔嘴、龙角、蛇尾、马脸、羊须、猴颈、鸡眼、狗腹、猪臀。它算是青羊宫的象征,吸引了无数的游人。

游客在铜羊身上某个部位抚摸,希望自己身上相应部位的病痛从此消失。不过,听说现在这两只铜羊已经不是当年人们摸的那两只了,而是体积放大了两倍的仿制品...



青羊宫里还供奉着一部道藏经典,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版本,也算是最宝贵的文物。
来自游记吃在成都,蜀地初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