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汕头这么一个海产丰富的海滨城市,当然不能错过当地的海鲜。这一天的晚上,吃货团的第六站到达【光兴海鲜大排档】开吃。 这次的觅食最大的感触是到了汕头感觉很像出了国一样,因为博大精深的潮汕话我一句也听不懂,潮汕话的发音也很难掌握,不过听Gloria说其实潮汕话也有音准的,并且有专属于潮汕话的字典。 跟着Gloria去点菜完全只是凑热闹,令我完全吃惊的是,Gloria继续发挥她的小宇宙,简单和老板叽叽咕咕几句,居然又点了一大桌子菜给我们,准确来说,是8菜一汤!这真的令我深深地震撼和折服!

令我震撼的,还有光兴海鲜大排档的上菜速度。点菜后椅子还没有坐暖,免费赠送的餐前甜品“落汤钱”就上桌了。落汤钱是糯糖糍的谐音,味道上跟糯米糍也很相似,入口软糯香甜。

第二道菜金不换炒薄壳不一会儿功夫也在桌上来了。薄壳,是一种非蛤利也非圣子的水产品,体型比较娇小,薄壳肉大概跟黄豆大小差不多。潮汕人总会炒上那么一大盘端上餐桌,秉持着肉不是重点,味儿才是重点的原则,一颗接一颗地塞进嘴巴,吮吸其中的鲜甜,随意娴熟地吐出光壳,像吃瓜子一样,就这么默默地嗑出一座小山。 加入金不换来炒,不仅能去除薄壳的腥味,同时也将薄壳的香味引出来。

登场的第三道菜是笋汤。笋的味道很新鲜,所以汤头喝起来有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团友晴天估计是太饿的原因,居然连吃了2大块煲汤后的猪肉。不过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吃亏的行为,因为好戏在后头。

笋汤过后是别有一番滋味的南瓜羹。南瓜羹的外形极其吸引人,用一整个的南瓜将瓜肉挖空后,用椰汁、薏米、芋头等材料煮得粘稠的汤汁再倒回去南瓜里面。细腻香甜的味道和浓郁的椰奶香混在一起,让人无论是嘴里还是心情都是甜甜的。

有时候真的很佩服汕头人对美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没吃的时候很难想象到甜甜的糕粿居然能用铁板的方式来做菜。色彩丰富、外酥里软、咸香里带点儿辣,原本就色香味俱全,然而最后一道工序蘸上糖粉——才是整道小吃的点睛之笔,舌尖接触到糖粉的那一刻,是入口即化的淡甜,咬下去是带着油花儿的粿块的酥脆鲜香。

铁板糕粿吃得正欢,普宁豆腐徐徐而来。 豆腐的表面炸得金黄酥脆,轻轻咬一口,里面却嫩滑无比。 在食用时还要配一小碗用韭菜、蒜蓉、盐调制成的蘸水,夹上一块豆腐,放蘸水里涮一下,豆腐从外至内都透着一股香味,嘴馋的我懒得想太多上火或者长痘,连续吃了好几块。

终于等到了最后登场的蚝烙。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播出,蚝烙,这道极具潮汕特色的佳肴进入了全国观众视野。 制作蚝烙工序并不复杂,却处处考究。 将蚝仔、番薯粉、葱粒拌匀下锅,用旺火烙煎,淋上蛋浆,煎至两面呈金黄色。 做蚝烙用的蚝必须是小蚝,否则不容易熟,而做蚝烙成功的关键则是番薯粉和水的比例。煎蚝烙要注意火候,要让煎好的蚝烙既两面焦黄,又保持蚝肉的生嫩、汁水饱满,特别考验厨师的水平。 刚出锅的蚝烙香气扑鼻,香脆可口。沾上鱼露吃进嘴里,鱼露把蚝仔的鲜味引发到极致。 经过一轮风卷残云,大伙儿又再一次满意地摸摸自己肚皮,这一顿9道菜,合计2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