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1000多米。神位于神农架香溪源风景区西南部,是集中展示神农始祖业绩与功德,并集珍稀古老自然遗树种及科研为一体的突出寻根祭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区。四周群峰争奇,纳群山之灵气,容百川之秀丽。 祭坛内神农塑像高大雄伟,庄严肃穆,双目微闭,似乎在洞察世间万物。它以大地为身躯,头像高21米,象征中华民族在21世纪蒸蒸日上,宽35米,与它的高加起来共56米,象征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神农氏在传说中是牛首人身,实际上牛角是古代农耕部落的图腾。

景区空气湿润,云雾飘渺~这里是寻根,祭祀炎黄子孙的祖先——炎帝神农氏之地。

祭坛建于群山环拥的一座高坡之上,放眼宏观,这红与青色块错列的坡地,就是神农氏宽厚的身躯,不用刻意去雕琢,神农氏本来就属于简单而宽厚的大地。坡顶,一块牛首状赤色石像,极其简省地活刻出神农氏的神情:双目微闭,脸带悲愁,满是岁月沉重的苦辛。这位一辈子都为生民疾苦而奔波劳顿的伟大始祖,似乎永远与逸乐无缘,“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神农氏甚至没有时间象屈子这样发发可以理解的牢骚。即使在万人膜拜香烟缭绕的祭坛上,他还是那么忧心忡忡、满面愁思。

中间草坪和两旁的墀阶具有我国皇家建筑风格。我国古代称单数为阳数、双数为阴数,“九”是阳数之首,与汉字的“久”同音,有天长地久之意,故两边墀阶全是9的倍数。每边的墀阶有243步,从下往上分解开来为9步、72步、63步、54步、45步。墀阶下面是祭坛,置有九鼎八簋和香炉,每位炎黄子孙即可在此祭拜先祖,祈求庇佑 祭坛外围的五色石代表着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内方外圆,即有天圆地方之意。祭坛的两侧用八组壁画记录着远古神农氏的功德,即降牛以耕、焦尾五弦、积麻衣葛、陶石木具、原始农耕、日中为市、穿井灌溉。

神农氏哀民生之多艰的仁慈悲悯,一生茹苦劳顿无乐的悲剧命运,铸就了他深切的愁思。在神农架这个亘古洪荒之地,用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用累累的老茧和伤痕,默默地开创出了华夏族最早的农业文明和医药文明。他是那个血与火的年代里最贴近大地的和民众的人,但也一个身前身后都很寂寞孤独的人。 在这漫漫空寂中,穿过时光飞舞的烟尘、穿透历史和神话流转的漩涡,读懂了你漫漫的愁思。 击鼓撞钟,焚香染表,跪拜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