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上有七彩的鸟儿飞来飞去,特别是没有什么游客,人与自然就这样融合在一起,于生者与死者都是福了
建于1570年的胡马雍陵,是印度次大陆的第一座花园陵墓,因而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

胡马雍陵是印度莫卧尔王朝建筑的基础。泰姬陵、阿格拉堡都能够看出他的影子

陵墓四面对称,建在一个6.7米高的石基上,石基侧面为连续拱门的廊道,最中间的拱门有一个台阶连到上面,主墓室四方形,东西南北各有一个卓章门式的拱门,上面覆盖着一个白色大理石的双重复合穹隆,主墓室的四角紧贴着四个翼室,翼室上面各有一个印度特色的钟形小亭。整个工程色彩红白相衬

大门已经年久失修,但是整个景区倒是非常干净。在印度的景区里看不到任何游人吃东西,不像在中国的很多景点都能够看到很多人在吃这个、嚼那个

陵园为一个中亚式的四分花园,陵墓处于花园的中心,并在正东、正西、正南、正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位各修一个有喷泉的浅水池,通过地下管道引水到水池中央的喷头,八个水池之间又有小水道相互连接。








胡马雍陵开创了伊斯兰建筑史上的一代新风。整个陵墓给人一种威严、宏伟而又端庄明丽的感觉,一扫过于伊斯兰陵墓灰暗、阴森的风格。这组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完整。整个陵园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四周环绕着长约2千米的红砂石围墙。陵园内景色优美,棕榈、丝柏纵横成行,芳草如茵,喷泉四溅,实际上是一个布局讲究的大花园。陵园门楼用灰石建造,是一个八角形的楼阁式建筑,表面用大理石和红砂石的碎块,镶嵌成一幅幅绚丽的图案。



从红砂石精细的镂花、花园式的内景到四周墙壁上的拱型大门,这一切构成典型的莫卧儿风格。据说阿格拉的泰姬陵就是仿照胡马雍墓建造的。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属实,人们确实很容易看出二者风格上的师承关系。通常人们认为胡马雍墓受波斯艺术的影响,不过其底层平面图是印度的风格。它的外表大量使用白色大理石也是印度的风格,而没有波斯建筑所惯用的彩色砖装饰。显然,它和整个莫卧儿时期的建筑一样,是伊斯兰教建筑的简朴和印度教建筑的繁华的巧妙融合。


印度是很干旱的国家,走在这样花园一样的陵墓里,倒真的没有陵墓的感觉了。像是走在一个有鲜花、绿草、碧树、流水的花园里,身边有小松鼠相伴、头顶上有七彩的鸟儿飞来飞去,特别是没有什么游客,人与自然就这样融合在一起,于生者与死者都是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