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建筑的杰出代表。称为"小白宫"。从日光岩看下去,一个红屋顶跃入眼帘,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八卦楼,是鼓浪屿的标志建筑之一。八卦楼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总建筑面积3710平方米,高25.7米。圆顶高10米,有8道棱线,置于八边形的平台上,顶窗呈四面八方二十四向,故称"八卦楼",是厦门近代建筑的代表。

八卦楼原主人为台湾板桥林家三房林鹤寿,是菽庄花园原主人林尔嘉的堂兄弟(两人的爷爷是亲兄弟)。八卦楼由原鼓浪屿救世医院院长美籍荷兰人郁约翰设计。郁氏借鉴巴勒斯坦、希腊、意大利和中国一些经典建筑风格,设计出这幢融东西方建筑文化于一体的独特的仿古建筑。八卦楼曾是厦门市博物馆所在地,现为鼓浪屿风琴博物馆。

红色圆顶是直接摹仿世界最古老的伊斯兰建筑巴勒斯坦阿克萨清真寺的石头房圆顶;82根大圆柱是参照公元5世纪建造的古希腊海拉女神庙的大石柱;柱间平托的石梁和线条,可从希腊雅典广场的赫夫依斯神庙看到;十字形通道源于希腊,后用于罗马教堂;古希腊的陶立克式和爱奥尼克式柱头装饰和压条下的青斗石花瓶,充分展示中西结合的古典美。总之,八卦楼建筑艺术精美,成为厦门的标志性建筑。

风琴博物馆公园以原有八卦楼为主体,西起三丘田码头,东至鼓浪屿航海俱乐部,占地面积约4万多平方米,为安置巨型管风琴而建的鼓浪屿风琴博物馆新馆是公园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鼓浪屿中部,依山面海。 由收藏家胡友义先生在美国波士顿购得的巨型管风琴“凯思文特”高达13米,宽12.5米,重35吨,共有7451个风管和133个音栓,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管风琴,也是目前正在建设中的鼓浪屿风琴博物馆最重要、最庞大的馆藏品。

这台叫做诺曼比尔的管风琴,高度达6米,由3层键盘和一个脚踩的键盘组成,有1350根音管,32个音栓。这种管风琴早先在国外都是专门由教堂来定做的,所以它的尺寸、高度、材料都是根据教堂的需要来定做的。这台管风琴是1909年英国的一个教堂定做的,既能用电力也能用人力驱动,是上世纪初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