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街津口赫哲族村前的牌坊,我们姐四个合影留念。

“街津口”的来历:因其地处街津山及莲花河与黑龙江入口处而得名,传说在很早以前,江边住一位叫街津口的老人,一年夏天,黑龙将所有的鱼关押起来,不让渔民捕捞,老人手持鱼叉和黑龙搏斗,扎断了龙尾,黑龙求饶,放回了鱼群,从此。老人总是守在江边,天长日久,变成了石头,后人将江边老人站过的山叫老头山,又叫街津口山。老人住过的地方,叫街津口。美丽的传说,寄托了赫哲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街津口是赫哲族集居地,总面积160平方公里,其中村寨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村寨布局基本为正方形,建筑多为汉族式瓦房,现在为了体现民族特色,家家房上涂有的彩绘。

赫哲族素以三江为家,渔猎为主,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民间文学为依玛坎、说胡力;民歌有嫁阔令、赫尼娜;乐器有口弦琴、单面手鼓;有各种民间舞蹈。民族体育项目主要有,插草球、骑马等。民族喜食品种有,杀生鱼、烧塔拉哈、炒鱼毛(鱼松)。民间喜庆大会“乌日贡”。手工艺品,有鱼骨制品、木刻、桦树皮缝制品等。村里有民族博物馆,收藏赫哲族历代出土文物、手工制品和生产工具等。

街津口是个开放的旅游渔村。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鱼,家家户户的住房东侧,都有一个鱼楼子,称“塌古通”,里面拉的是鱼坯子,腌的是鱼籽、鱼块,还有一缸缸的鱼毛(用锅炒干的鱼制食品),屋前房后的木板围墙上,挂满了一块块闪光的绞丝网,赫哲人过去穿的是鱼皮,吃的是鱼肉,住的是鱼皮围的撮罗(窝棚),直到现在人们仍旧爱吃“生鱼”,并用它来招待客人。

赫哲族婴儿刚出生,家里人用鲜美的鱼籽和杀生鱼招待乡亲,报告家庭繁衍兴旺的喜讯。孩子刚五六岁就开始学叉鱼、钓鱼。到了十几岁就跟父辈下江捕鱼了。姑娘出嫁。挑女婿的条件也离不开鱼。非得是捕鱼能手、削烤鱼杆的不可。姑娘到婆家,坐的是鱼船彩车,穿的是鱼皮衣裤。亲人去世,亲友们带着鱼和酒吊唁,表示对死者的怀念。让勤劳了一生的打鱼人死后也有鱼、酒陪伴,这是对九泉之下的人最好的告慰

赫哲族的鱼皮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赫哲族的衣服,多用胖头鱼、鲟鱼、大马哈鱼等鱼皮制成。不仅衣饰原料用鱼皮,赫哲人缝衣服的线也用鱼皮作成。他们鞣制鱼皮的技术高超,把胖头鱼的鳞刮掉,涂上具有油性的狗鱼肝以保持柔软湿润,然后叠好压平,再用刀切成细丝,用缝衣线就制成了。 适合做不同衣物的材料:胖头鱼、狗鱼、捣子鱼的皮,是做鱼皮线和裤子的材料;大马哈鱼、细鳞、哲罗、鲤鱼等可做手套;槐头鱼皮较大,适合做套裤、口袋、绑腿及鞋帮等。除鳇鱼皮制品结实耐用、能防浸水膨胀腐烂、适合夏天穿着外,其他鱼皮制品均为冬季不下水时穿用。

鱼皮画:是赫哲族特有的艺术品,鱼皮镂刻和剪贴画曾被称为“无纸剪纸”,通过鱼皮的粘贴和镂刻,以独特的形式,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赫哲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审美的群体意识。赫哲族传统的图案艺术非常发达,他们在用鱼皮、兽皮制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绣制各种云纹、花草、蝴蝶及几何形图案等。在餐具、桦皮制品上雕刻各种连续纹样、云纹、山水、花朵、鸟兽等,形象生动,造型美观别致。 鱼皮有一种自然的美,具有天然的鱼鳞花纹,多种多样,凹凸不平,又浑然天成。构成的画面色彩斑澜,意境深沉幽远,富有诗意和哲理,其风格古朴,粗犷,而且有立体感和动感,是任何其它美术材料不可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