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我决定无论如何还是要去看看,现在到加榜村的大路边,设立了大门,估计很快会收门票的,现在...
这完全是劳动人民的结晶。 加榜梯田是在深山里,好在现在柏油路修好了,据说以前都是要走很烂的烂石路才能进去。去之前我们一直犹豫我们的小车能不能支撑下去(毕竟对轮胎有点担忧),说如果实在不行就放弃加榜,那时我们还不知道加榜的柏油路已经修好了,但是看到前人的评论是:“但是最客观地说,我认为加榜梯田是可以超过龙脊梯田的。一在于规模,二在于梯田形态的多变性。加榜梯田其实很早就有人知道,不过真正开始慢慢出名是这两年。所以最近游客也开始多起来。其实加榜梯田的交通比较方便,和黔东南腹地的其他地方的交通状况没啥区别,民风比较敦厚,是之前游客来得不多的原因。不过民族风情,加榜梯田并不算特别浓郁。总的来说,加榜梯田的确震动了我,我推荐。” 所以我决定无论如何还是要去看看,现在到加榜村的大路边,设立了大门,估计很快会收门票的,现在还只是登记车牌即可。对了话说这地方,手机的信号也很差,所以其实是个有点与世隔绝的小村子的意思。

其实从肇兴开始,一路就能看到许多梯田,越在到加榜的路上,梯田规模越多范围越广。


梯田的曲线是很迷人的。



路上还经过了一个很平静的湖,一叶小舟。



还有各种路边的开满油菜花的村庄。






虽然已经全然不记得这到底是在哪里,大就记得那片湖的倒影,不比任何风景名胜差。










这片梯田真的很美,各种颜色又有各种小房子,今天这一路,可以用景观大道来形容。



这就是加榜梯田了,规模非常震撼,我们进村子时大雾,又是能见度只有不到5米的那种,神马都没看到想想估计要白来了,问了老板娘也说可能天气不能转好,当时的想法是要不就离开加榜到下一个县城吧,但是考虑一下出去又要花很久,去下一个县城又不知道路况如何,还是决定既来之则安之。














看攻略说这里是侗族和苗族的混居,但是我们见到当地人问,他们说他们是汉族,而且也有自己的特色服装哦。


具体加榜的情况,还是要看前人路线,从从江出来,不要看距离不远,但是全是盘山路,我们早上大约9点出发,也是到下午三点才到加榜,这一路基本柏油路,从腊俄大桥开始是柏油老路,就是坑洼的柏油路,当然还是比那些完全没有铺过柏油的烂路要好多了。

我们住的是梁文佳老师家里,梁老师本身就是摄影爱好者,家里摆了许多他拍的照片。他以前就是加榜的老师,现在开了客栈接待游客,条件是村里大概最好的,然后他还晚上自己下厨,给一拨拨的游客炒菜烧饭,很好吃的。

梁老师做的晚餐,整个价格都很公道,140三人间包了晚餐。

梁老师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