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木质扭转扶手。来到这里时是五月,风有些大,从潍坊市坐公交到坊子区,和想象中一样,人很少
坊茨年轮: 1869年,因为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坊子的煤炭资源进入德国人的视野。 1898年,中德签订《胶澳租借条约》,胶济铁路的修筑和坊子煤矿的开采迈开了步伐。 1903年,随着坊子火车站开始运营,来自不同国度、带有不同目的的乘客在这里进进出出,渐渐催生了坊茨小镇(Fangtze Eurotown)。 1905年,坊茨小镇开始繁荣,德军司令部、医院、邮局、煤矿、修女楼、教堂、学校、兵营、水站、高级军官别墅区陆续出现。 1914年,日本以战胜国的身份强行接管了德国在坊子的一切权利,设立领事馆、建电厂、办洋行、贩烟草鸦片。 1945年,抗战胜利,坊茨小镇进一步扩展、人口增长,空前繁荣。 1984年,煤矿停产,胶济铁路坊子段取消,最后一列客运列车驶离坊子火车站,再也没有回头。 从此小镇开始静默,日升月落,空旷寂寥的火车站还在等待着不可能再来的旅客,精美的建筑渐渐褪去色彩,与时光一同垂眼沉睡......
来到这里时是五月,风有些大,从潍坊市坐公交到坊子区,和想象中一样,人很少。穿过老区的平房,坊子火车站跃然眼前。
站在铁轨中间,只有风从远处吹来,站旁的老树和枕木间的杂草窸窣作响,似是轻声的耳语,说着一段很长很长的故事。
走出车站,穿梭在老区的小巷间,安静得让人感觉寂寞和无奈,透着所有没落老区的凄凉。
所说的“以为坊子老城区居民提升生活品质为目标之一,进行修复开发坊子老区”的规划立意,许是我们愚钝,竟感觉不出一二。而偶遇的路人只有一位盲人爷爷,还有可爱的它们。
终是走到了所谓“德意志风情生态小镇”,经过修缮与改造,这些建筑得以重现往日风采,浓郁的欧洲小镇气息。
美术馆的改造简单大气,在满足大空间的使用功能基础上,利用原有结构分隔出流通的小空间,视线节奏很宜人。
和友人在老树下伴着微风小憩,似是来到某个安逸的德国小镇,就差一瓶冰爽的黑啤。
修缮过的建筑只是一部分,周围还有大片的德日建筑群荒废着,任其剥落倒塌。但也因此我们得以自由进入其中,感受到它本真的样子,和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的印刻。
美丽的木质扭转扶手
荒废的德国建筑间穿插着居民老旧的平房,有老人住在这里,伴着一条狗,一个秋千,还有一辈子的回忆。
在门口又发现这小家伙,唧唧唧的跟着我们来回跑,没见到它别的伙伴,希望日落前它能找到回家的路。
穿过铁轨,就是回去的路,像是一场安静的梦游,火车从面前呼啸而过,卷起身旁的风,驶向1903年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