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穿越时空,仿佛重回古代, 十二个世纪的古建筑让人流连忘返, 那古桥、古路、古房子,古牌坊…… 好像自己也成了古人, 静静的走在那充满文化气息的青石板路上。 在云南南部,距昆明约200公里,3小时车程的红河边,有一座建水古城。因其古韵悠长,文化底蕴深厚,人们把它比作一本书: 一栋栋建筑是“字”, 一条条街道是“句”, 一块块牌坊是“章节”, 一座座院落是“注释”。

看过很多攻略资料,都说建水这个名字是因“建于水边之城”而得名, 但当地人认为它与一个成语—— “高屋建瓴” 有关, 一般表示站得高,看得远,有战略眼光。 其实不然,这里“瓴”是盛水的器具,“建”是倾倒的意思, 形容建水县城所在是一个高山环抱的坝子, 过去有六条河穿坝子而过,每逢雨季,大水从四周的山上直冲而下, 顺着几条河向县城扑来,其势有如“高屋建瓴”。

走进建水,印象最深的是它的青石板路,不是一条两条路,而是大面积的青石板路,且工艺精湛,保存完好。昔日的富庶与繁华由此可见一斑。

虽地处偏远蛮荒的西南边陲 ,然自古就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的美誉。 走在建水古城的大街上,你能够深深地感到它的文化之根,它的文化积淀,它的文化活力。 在这里,仁义理智信之风由来以久。

元代建了文庙,明朝建了学政考棚,清代又建书院,成为滇南最高学府。 建水还有“临半榜”的美称,说的是明清开科取士,,有时云南一榜举人中,临安学士竟占半榜之多。

丰厚的文化底蕴,加上交通闭塞,养育了世代文化人,也为建水留下了书法、壁画、紫陶等诸多工艺美术。看看墙面上的美妙的壁画,寥寥数笔,却神形兼备,风韵宜人。

我们住的酒店,开在热闹的临安路上,画得都是斯文人家,讲得都是文化故事。

那些雕梁画栋,那些烟柳画桥,那些风帘翠幕,无不渗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如前所述,建水与水有关的另一样东西就是井多,各式各样的水井遍布县城。其中最有名的当数西门外的大板井。 用大板井做的临安烧豆腐早已上了央视 [ 舌尖上的中国 ] 。这就是片中介绍的那家——勺粉老店和原班人马。 老板正在烤豆腐,四方形的豆腐块,膨胀成圆球形,拿筷子压一压,略有弹性,便可吃了,最好是蘸着佐料吃,真是一种别样的风味。

据当地人说,豆腐好吃,就是因为建水的水好! 五毛钱一块,客人吃一块老板就在碗里扔一粒玉米。 这么淳朴的生意不知延续了多少年,莫非这就是古风古韵?

城门广场上休闲聊天的大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