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大大厦下来已经晚上7点了,然而天还没有黑,于是我步行前往位于世界遗产核心区的青旅。说实话,在槟城的世界遗产区域很容易逛晕,一方面是因为密布的道路呈不规则的横纵交错,极难通过东西南北来定位方向;另一方面是因为道路指示牌都用马来语标记,我行前攻略上查到的中文或英文路名在此通通对不上号。

不过没关系,因为从你步入槟城世界遗产保护区域的那一刻起,你相当于已经进入“景区”了,槟城两百年来的多民族建筑文化和当代街头美术将在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转角陆续惊喜呈现。

2012年,旅居在马来西亚的立陶宛籍艺术家尔纳斯(Ernest Zacharevic)在槟城世界遗产区绘制了7组“魔镜系列壁画”,成为槟城的一张新名片。7组壁画散布在不同的街道或巷子里,分别为本头公巷(Lebuh Armenian)的《姐弟共骑》、大铳巷(Lebuh Cannon)的《爬墙小孩》、爱情巷(Love Lane)的《心碎了》、南华医院街(Lebuh Muntri)的《功夫女孩》、姓周桥的《渔船小孩》、阿贵街(LebuhAh Quee)的《追风少年》和槟榔路(Penang Road)的《歇息的三轮车夫》。我并没有刻意去寻找这些壁画,步行时甚至不知道哪些壁画是尔纳斯的哪些是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因为这不重要,真正优质的艺术品会在不经意间吸引住我们的目光。你们猜这是哪一张?答案是《功夫女孩》,南华医院街在散布着文艺咖啡馆和青旅的爱情巷(Love Lane)附近。

位于本头公巷(Lebuh Armenian)的《姐弟共骑》是魔镜系列壁画中最经典的,后座上的小男孩表情好生动,就像真的在自行车上飞驰的感觉。

由于日晒雨淋,墙上的壁画需要定期补画,运气好的话没准能遇见画家尔纳斯本人。在客栈认识的旅友就给我传了这张尔纳斯补画时的照片,好羡慕她。

第二天上午,我从位于新街头(Lebuh Buckingham)路上的登巴客栈(House of Journey)出发,在乔治市世界遗产核心区逛了一圈,参观完姓氏桥后(Clan Jetties)拐入打铜仔街(Gat Lebuh Armenian),再走过土库街(Lebuh Pantai)这个路口,往前就是《姐弟共骑》漫画和蜡染画博物馆所在的本头公巷(Lebuh Armenian),又一次回到这条充满文艺气息的街道!

除了魔镜系列,还有许多马来西亚本地画家进行壁画、窗台画、铁丝画等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创作,他们的作品同样妙趣横生。

像这样的铁丝画在本头公巷(Lebuh Armenian)还有许多,它们上面还有文字,在介绍槟城的历史哟。

槟城蜡染画博物馆(马来文:Muzium Lukisan Batik Pulau Pinang;英文:Batik Painting Museum Penang)也位于本头公巷(Lebuh Armenian),有六十多年历史。

蜡染画是在布匹上涂蜡、绘图、染色、脱蜡、漂洗而成的一种绘画形式,色泽明艳,图案精美。

就连一些商铺的门上、路边、甚至屋檐下都成为艺术家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五彩花布和灯笼将陈年的木窗点缀,犹如一换新颜。

艺术家们都是天使,是他们画出了天堂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