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宗问祖黄帝陵

常听人说一句话:你来自哪里?是的,不论你来自哪里,去向何处,你是一个中国人,你的祖先是谁?我这次去陕西,近距离的感受诠释了“寻宗问祖”的真谛!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说中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主要从黄帝开国算起。孙中山的祭黄帝陵词开首就是“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黄帝,姓公孙,名轩辕。他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初始文明,被尊为“人文初祖”。黄帝死后就安葬在黄陵县的桥山,称黄帝陵。

眼前的湖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印池之水来自沮河。在古汉语中,沮通 “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

黄帝陵门票91元(含邮资),开放时间8:00——19:00

印池春意

这座桥叫轩辕桥。轩辕桥横跨印池,全长66米,宽8.5米,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

这座亭叫“碑亭”。这里原共有四通碑石,现存三通。

大殿前还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挂甲柏”。据传,这是汉武帝挂金甲印烙所致。树干斑痕密布,纵横成行,好似有断钉在内。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北征朔方归来,祭黄帝陵时在此树干上钉钉子挂盔甲所致。所以叫“挂甲柏”,也叫“将军柏”。每年清明节前,树孔内还会溢出柏汁,凝结为珠,像泪珠一样。清明节后,又恢复原样,被人称为“群柏之奇”。

沿中轴线北行就到诚心亭:该亭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面积约85平方米。歇山顶上,灰布板瓦与筒瓦紧紧相扣,前檐施勾头滴水,四边无墙,栏额下为花格装饰,旋子彩绘。明间南北两侧台基石砌如意踏步,次间、补间外侧有围栏围护。亭柱上书有两幅楹联:“观天地生物气象,读古今经世文章”;“诚朝圣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儿女情”。亭前东南侧有一砖砌壁,上书简介:“历代帝王将相、墨客骚人,现代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同胞华侨、外籍华裔,谒拜黄帝时,先要在诚心亭整衣冠,备礼品,平静心情,消除杂念,然后缓步进殿,顶礼膜拜”。

轩辕殿:大殿建于明代,门额上悬挂着爱国将领程潜1938年所题的“人文初祖”四字隶书大匾,四字如铁画银钩,苍劲中带有娟秀,堪称当今的书法上品。

祭祖广场

祭祖广场两边金黄色的旗帜呈纵向排开,风吹旌旗气势恢宏。

中午12点的时候,太阳光圈会正好在中央投射并照亮黄帝的石刻像。现在下午2点过了有点偏了。

远眺蓝天白云下郁郁葱葱的桥山,传说黄帝就葬在桥山上。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冢,被称为 “天下第一陵”。196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累么?!不累,就登山拜谒黄帝陵去。

“不论你来自何方将去向何处,......一样的血,一样的种,未来还有梦,我们一起开拓!......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