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靠门源花海的就是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的祁连山草原,浓郁的西部藏区牧场风光又是另一番风情,沿途都可以看到藏民搭建的帐篷和成群的牛羊。 祁连山一名就是古代匈奴语,意为"天之山", 祁连山的平均山脉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间,高山积雪形成的硕长而宽阔的冰川地貌奇丽壮观。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地方,称为雪线,祁连山的雪线之上,常常会出现逆反的生物奇观。在浅雪的山层之中,有名为雪山草甸植物的蘑菇状蚕缀,还有珍贵的药材--高山雪莲,以及一种生长在风蚀的岩石下的雪山草。因此,雪莲、蚕缀、雪山草又合称为祁连山雪线上的"岁寒三友"。 祁连山草原,它的代表大马营草原在焉支山和祁连山之间的盆地中。 每年7、8月间,与草原相接的祁连山上依旧银装素裹,而草原上却碧波万顷,马、牛、羊群点缀其中。祁连山的四季不甚分明,春不象春,夏不象夏,所谓"祁连六月雪",就是祁连山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写照,陈师傅告诉我们,在他带的比我们早一周的客人,在祁连山就遇到了下雨天。 由于海拔高,即使七月的祁连山艳阳高照,可是刚从30多度的广州过来的我们,完全受不了这边的寒冷,我穿上了羽绒服都冷的不行,两位男士更是冷的一直躲在车上。 离开门源后,接着就是在祁连山大草原中穿行,三个多小时的行车后,达到祁连卓尔山脚下住宿,已是晚上的9点,而太阳的余晖踩刚刚的落下,在这边,太阳几乎都是8点半才开始降落,晚上9点才开始天黑,感觉白天的时间好长好长,对爱折腾的我们来说,真的是赚到了。 沿途陈师傅给我们讲了很多当地的生活和风俗习惯,陈师傅说,由于国家补贴,他们的电费一年才需要差不多200元,这是我们在广州一个月的电费。 陈师傅说,青海甘肃那边的车子都是烧天然气,大概行驶一公里气费几乎不到2毛,所谓的高速公路都是在国道上部分路段进行收费,价格也是相当的便宜,大部分路段就30元以下。 陈师傅说,一到周末,青海的当地居民都会全家找个郊外的树林,进行野餐,沿途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甚至有宰羊的大型野炊,生活质量真是高。 陈师傅说,牧民家,随便一家都有几百头羊,每年卖个几十头一年的收入都是好几十万,只是比较的辛苦。 陈师傅说,藏民帐篷外一般都有一些小帐篷,小帐篷是藏族妇女的,很多藏族男士没事就去钻帐篷,所以很多的藏族妇女都是多夫的,藏民都没有姓,很多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尤其是三江源那边更多,青海这边还会少一点,听的两位男士是相当的感兴趣。 陈师傅还说,娶个藏族姑娘,一般的嫁妆就是好几十头羊,男士们,是不是很划算啊,几十头羊可是上百万啊,但是男士们,淡定哦,草原上的牧民可是很少洗澡的哦,哈哈哈。 第一天晚上,在卓尔山下脚下的农家乐下安顿好住宿,陈师傅就带我们去祁连县城找吃的,从这里到祁连县城,开车大概要半个小时,吃的第一顿大西北的面食,真的是劲道,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面食,还点了祁连山的羊肉,即使只是简单的烤了一下,味道都是那么的正宗,这绝对是我这辈子吃的最好吃的羊肉,陈师傅说,祁连山的羊肉比西宁的还要好吃,由于气候的原因,这里的雨水丰富,草原肥沃,全是天然牧草,羊肉是最好吃的。 我们吃的祁连山的正宗羊肉是80元一斤,价格其实真不算贵,陈师傅说,一般一只羊都要天然放养三年,牧民才会卖出去吃。身在大城市的我们,哪有这样的条件。 住宿的地方离卓尔山大概1公里多,陈师傅说,住在这里,明天可以早起去看日出。

从门源到祁连县城的路况非常好,全程几乎都是这样的柏油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