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之后两次观赏城市夜景的过程中,它熟悉的身影总是显著在画面里,我才明白,这应该是重庆最具标志性的桥了
然而,在重庆的几天里,我们真正走过的桥只有一座,东水门大桥。那是在步行去朝天门的路上偶遇的。大桥斜拉索式的结构算不得罕见,不过,两座桥墩曲线流畅且不乏棱角,倒显得颇为现代。原本以为,这桥只是重庆众多桥梁中普通的一份子;可之后两次观赏城市夜景的过程中,它熟悉的身影总是显著在画面里,我才明白,这应该是重庆最具标志性的桥了。 此刻最愿做的,是站在桥上看风景。凭栏远眺,最先邂逅的是长江。不愿将江水颜色与肤色类比,那样显得矫情。没有奔腾翻卷,只是微澜轻波,这也许少了些气势,可遥望久了,我还是能读出浑黄中传递出的苍莽与厚重。 是的,我在遥望,像歌里唱得那样。几艘驳船泊在岸边,没有任何掀起波澜的意思,只是配合着江水的平静;偶有一只游船小心翼翼地驶过,也只是藉此让粗心的观者醒悟,原来江水还是流动的。
环顾江周,见得最多的是筒子楼式的高层建筑,随着与长江距离的扩大而次第升高,楼群进山了。“山在山的深处,”重庆少有平整之原,将山地利用起来是毫无争议的选择。各式建筑沿江伸向远方,其中甚至还有一座形似吉隆坡双子塔的金色楼宇。鳞次节比虽然损失了部分“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豪迈,可我以为,如此沿江的丰富正是山城重庆最典型的景象。
环顾江周,见得最多的是筒子楼式的高层建筑,随着与长江距离的扩大而次第升高,楼群进山了。“山在山的深处,”重庆少有平整之原,将山地利用起来是毫无争议的选择。各式建筑沿江伸向远方,其中甚至还有一座形似吉隆坡双子塔的金色楼宇。鳞次节比虽然损失了部分“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豪迈,可我以为,如此沿江的丰富正是山城重庆最典型的景象。
又一辆缆车过来了,不,是相向而行的两辆,它们将交汇在长江上空。些微晃动的轿厢,看似很慢,却在不经意间已擦身而过。是我走神了?还是这古老的交通工具,早已与时间达成了某种神奇而微妙的默契?原先,长江和嘉陵江上各有一条过江索道,现在只有这条还运行着。修了那么多的桥,兴许,过江索道这老重庆的标志之一,会在不久的将来完全走进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