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起來,我發覺小腿已經酸痛得無法動彈。 還未五點,爸媽就清醒過來,然後我們一行四人,裹著房間的防寒大衣,冒黑去看日出。路上已經有零零星星的遊客在往光明頂趕去。還是伸手不見五指,我跟懵打開了手電筒。一邊前行,爸媽還一邊駐著拐杖。這天的日出來得特別晚。 我們沒有去擠光明頂,而是爬上一處小峭壁,在光明頂旁的一處小山丘。對面就是雲海,身後就是光明頂,右手邊是莲花峰天都峰。這時候,光明頂與鼇魚峰上都爬滿了人。我們就這樣一大群人哆嗦著,站著拍著,等了快兩個鐘,為的就是日出那一刻的值得。 相機一覽無遺地把天空怎麼由墨黑色變成橘紅,北斗星怎麼變淡,雲海怎麼愈卷愈厚,光線怎麼穿透雲層都給一一記錄下來。兩個鐘的等待換來的是一分鐘的精彩。 天亮得非常快,我們離開光明頂,回到了酒店。冲好泡麵,吃著草莓派,然後又悄無聲息地一個個倒下休息。醒來時,已經九點有多,拉開窗簾,讓陽光照進來,這樣的暖,不顯炙熱。 黃山的美景,除卻西海,就是蓮花峰與天都峰。而蓮花與天都這對姐妹以五年為期限輪流開放。有人說,這大抵是為了讓你五年後再來一趟。 今年開放的是天都峰。天都極險極美,上峰路有2km,要一個鐘左右,下峰路長2.5km,要走兩個鐘。39度的人介紹,天都峰非常險,尤其是下峰路段,傾斜度最大有近7、80度,但美景不在上峰路,皆在下峰路。 我想,這是必然的。 之後,我們看著整整的一排人直直地掛在天都峰的一側峭壁上。 我們當然是不可能去走天都峰的,於是我們去看了看鼇魚峰,這是天都峰與蓮花峰旁的一座略矮山峰。它自是沒有蓮花與天都那般久負盛名,但它也是黃山一座奇峰,狀似鼇魚而名。 人生就像風景,一路上會遇見無數大峰小峰,你可能會錯過大峰,卻還是有小峰在等你。大峰有大峰的壯麗,但小峰也有小峰的秀美,同樣的美景看在不同人的眼裏,會有不同的感受。如果你因為看不到大峰而遺憾,是否也會因此而錯過小峰。 穿過鼇魚峰,走過百步雲梯,最終來到迎客松。在這株雍容大度的百年老松之下,我們結束了黃山的旅程,搭上了前往慈光閣的下山索道。 下了山,不過三點。 這天的天特別特別的好,特別特別的藍。山真的可以這麼天然這麼美,每一株植物都是一個生命,而黃山,這樣的大氣與厚重,因為它承載著這麼多的生靈,永生永世,生生不息。 39度的師傅接了我們回客棧,我們在客棧用完餐後開始午睡,直至傍晚。我們一行四人又開始順著湯口這條長長的大路逛起來。看著兩邊的旅遊紀念品,吃著黃山燒餅,剝著飽滿的橘子,選著竹蓀與石耳,天一暗,就開始變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