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福餐馆是我特别推荐的一家餐馆,周边旅店老板们基本都推荐这家餐厅,所以客人也比较多。本地苗族人
第二天,我们又开始爬山~ 千户苗寨是现存苗寨中最大的一个寨子,话说“看西江知天下苗寨”。有一千三百多户人家,六千多常住人口,苗族占99.5%%。这里是中国历史上苗族五次大迁徙的聚居地,为中国独有,世界独存。 西江这个名字演变也挺有意思,最初由苗语发音衍生出”仙祥“这个古称。雍正时改名”鸡讲“,民国才易名西江。 西江的八个自然寨,寨寨相连,吊脚楼依山而建。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美人靠上靠美人哦~

活路头是每年第一个开始种地的人,只有他开动了,村里其他人才能开始种庄稼。而且活路头有一块全村人帮忙耕种的土地,由活路头支配如何使用这些粮食。所以活路头的地位也相当高。

在老寨子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漂浮在空气中木头的香味儿,混杂着湿润的草木味道。尤其是老木头的味道。老木头就像一家人的老保姆,见证了祖祖辈辈的繁衍生息。老房子本身就是一部历史,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写进了家族的生命史。

和福餐馆是我特别推荐的一家餐馆,周边旅店老板们基本都推荐这家餐厅,所以客人也比较多。这几天天天来吃,他家家常菜做的很好吃,远近闻名。酸汤鱼味道也还行,但据说还是侯家庄最好。


这是”金花绣纺“的女老板。本地苗族人。我觉得这家绣店是整个西江最精致最用心的一家。老板人也很好,如果你是真喜欢这些绣片,就进去和老板聊聊吧,不买也没关系。老板会告诉你哪个是老绣哪个是新绣。我在她家买了手环和项链,特别美。可以传家那种。


好像老寨子啊古镇子啊都少不了酿酒作坊, 山上就有一家,产米酒。

鼓藏头的家对面建起了祠堂,供奉铜鼓和牛头。原本铜鼓是鼓藏头藏在山洞里的,只有鼓藏头一家知道鼓藏在哪儿了。每13年,苗族过一次鼓藏节,一过过三年。这时鼓藏头把鼓搬出来,进行祭鼓大典,祈求苗族人丁兴旺,生生不息。祭祀过后再把鼓重新藏好。有趣的是,鼓藏头这个职位是世袭的,地位相当高,住的也很高。

沿街自成集市。年老的苗族女人会用毛巾裹头,年轻一些的都用银饰盘头,用花朵装饰,颇有几分像唐朝的发型。


这些就是新改建的住宿和娱乐场所了。 最后以美丽的梯田结束西江的行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