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三日行]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中提到的 河下古镇 攻略
垂柳青青,碧水徐徐,粉墙黛瓦,淅沥的小雨间,一切都如诗如画。大浪淘沙后,宁静或许是这里最好的归宿
垂柳青青,碧水徐徐,粉墙黛瓦,淅沥的小雨间,一切都如诗如画。我们一行人来到河下古镇,走在这饱经沧桑的青石小路上,细心聆听这座千年古镇述说给我们的传奇故事。 先前虽未听过河下古镇之名,但听讲解员说到这里曾诞生巾帼英雄梁红玉、大文学家吴承恩的故乡,悄然间似是对这里多了一丝亲切和熟悉。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有“进士之乡”之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明清时,河下是淮北盐集散地,淮北盐运分司曾设在这里,并有很多盐商在这里业盐。同时,由于清江督造船厂设于清江浦,河下还是漕船零部件配套加工基地。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衰。河下古镇鼎盛时有“扬州千载繁华景,移至西湖嘴上头”之美誉。运河经济时代的中国,淮安与扬州、苏州、杭州成为都市繁华的典范,并称“淮扬苏杭”。作为南船北马的交通中枢,淮安鼎盛一时。清末,由于淮北盐的集散中心移至王家营的西坝,漕粮由河运改为海运等原因,河下逐渐败落。 走在石板路上,两旁的建筑向我们述尽历史的沧桑,依稀可以看到当年繁盛时留下的光辉印记。那些精巧的古宅、老字号的店铺还有那些优美的诗文……如今,镇上安静清幽,人们悠然的坐在自家门前,摇摇蒲扇、喝几口茶杯里泡的有些发苦的茶水,看着三五过往的人群。一生见得多了,平淡方为归处。大浪淘沙后,宁静或许是这里最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