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坑村,建村于北宋祥符年间庚戊年(公元1010年) 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所在,历代人才辈出,最为有名的当属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6年)的武状元李知诚。 该村四面环山,古建筑保存完好,布局极有特色。 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小河,溪河两岸均傍水建有徽派民居,河是建有各具特色的石拱桥和木桥。 河水清澈见底,河边用石板铺就洗菜、洗衣的溪埠。 山光水色与古民居溶为一体,相得益彰,活生生一幅“小桥流水人家”宁静景象。

李坑村 通村子的路 一共有四个重要建筑 第一个是一座桥 相传村子里一位大官捐助修建的 第二个是牌楼 第三个是文昌阁 村子里读书氛围浓厚 于是希望后代子孙可以高中 第四个是一个自发修建的庙

文昌阁 文昌星(即文桂)属金,南斗,司科甲,乃文魁之星。属紫微斗数

文昌阁右先坊

庙 能自发捐钱建庙的,说明村子经济可以啊 庙里有个千年老龟,长寿

李坑村的小河和两岸徽派建筑 只是这里太小了 注定不可能成为凤凰和丽江

挂满红灯楼的楼 小河桥上站着拉客人吃饭的老板

人略多啊

徽派建筑和小桥流水 配一脸啊!

玉制家和万事兴

层叠的古建筑 如果你想看天空 需要穿过一层又一层的楼檐

大夫第。 从五品大官的宅子 门上的雕刻再次惊艳了我

厅内摆设 不知道是不是完全复原 只是觉得一股历史扑面而来 我放佛可以看到以前主人在这里和客人喝茶论事 欢声笑语

大夫第宅子外观

南宋武状元李知诚故居

据说他不太得志 南宋是多事之秋 当时,孝宗主张抗金,重用抗金之士,斥退秦桧余党,并追复抗金名将岳飞及其子岳云的官爵 但是高宗却素来主张和议,不赞成对金用兵。 因此每当孝宗向他陈述收复大计时,高宗淅淅不快,有一次,他干脆对孝宗帝说:“抗金之事,待我百年之后,你再议论。” 从此,孝宗帝在高宗面前再也不敢提及此事了。 鉴于朝廷这样偏安,李知诚身感自己虽有一身武艺,也难用上,况且自己担任的抚谕使,虽然权力很大,但无多大实权, 而且也不是朝廷的常设机构,因此遂要求辞官归里。

李坑村灰白建筑和金黄油菜花

村子中间的亭子

看看村落古建筑的天际线

游人如织

路过了一家卖油纸伞的小店 一把80-几百不等

古老的感觉 沧桑却有了新生 人来了又走了 村落却会流传 永久

婺源这里的洗手间不叫厕所或者WC 而是叫舒园 多么文雅的名字

不知道是不是废旧了水车

理田 双桥叠锁留雅士 一亭迎客笑春风 中国文字最有韵味

桥、牌坊和文昌阁大合集 总结一下 这次婺源就去了这么三个地方 其实婺源还有很多地方没去 比如北线的丛溪飘流、思溪延村、清华镇彩虹桥;浙源、虹关及理坑;大鄣山卧龙谷,黄村百柱宗祠、菊径、灵岩风景区,石城;长寿古里洪村,严田古樟等等 东线的月亮湾也没去 当时在车上看到了,真心好美啊 可是不停车

婺源 以前我是不想来的 我总觉得这种名声在外的地方 其实有一半多的功劳是因为炒作 的确 油菜花一个小时就会看腻 如果你来婺源 一定不要只来看油菜花 我觉得相比较于油菜花 这里的古徽派建筑、千年村落才是值得漫步的胜处 我觉得人造的美景远逊于 人文和自然沉淀下来的古老沧桑 ——婺源over——next——三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