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老街,也就是中山路,海口骑楼老街漫步最精华的一段,也是游客光顾最多的一段。中山路原名北门外路,据传孙中山先生来海口时曾在这条路的凉亭处暂歇,后人为纪念孙中山,1924年借着道路拓宽的契机将此路改名为”中山路“,沿用至今。

2012年,海口市政府将中山路列为骑楼老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条街道,进行骑楼立面修复和是街区业态调整,将其改造为步行街旅游景点。

走到中山路路口,不妨先登上路口对面鹤鸣楼的天台,鸟瞰中山路步行街的全貌。

鹤鸣楼的一楼是海南黄花梨、沉香和古玩纪念品店,二楼还没投入使用,三楼就是免费的观景天台。

透过天台墙面的圆孔,中山老街的一半面貌就已收入眼底。在改造以前,中山路是五金灯饰一条街,骑楼建筑与鳞次栉比的霓虹广告交相辉映,有点像香港的旺角。现在所有的霓虹灯广告牌都摘除了,按民国时期的原貌进行了修复,倒是变得更漂亮了。远处的两栋红色尖顶建筑是得胜沙路上的爱丽海景酒店。

白天的中山路步行街游人比较少,许多商铺也没有开门,到了傍晚和晚上,中山路才稍微热闹一点。基本上只有游客在逛中山路,爱玩爱吃的海口本地人呢,他们都去哪啦?他们去泰龙城了呀,笑cry。

每个老字号背后都是一段南洋华侨归琼创业的故事,也许其中有亲情、友情、爱情,有汗、有血、有泪,但有多少会被记得呢。

老椰子的水不再甘甜,肉不再鲜嫩,食客们将它抛弃,却不知”苍老“的椰壳中正孕育着新生。有心的店家把被遗弃的椰壳放到花盆上,让它沐浴阳光和雨露,慢慢长出嫩芽,十年后又是一棵大树。

中山路上有各式各样的文艺小店。在“老船木”驿站的三楼有一个艺术展厅,不定期展出各式各样的设计、绘画作品。

走到阳台,看着一栋栋紧挨着的骑楼的正立面,不禁感慨,最初的建筑设计师是有怎样的”脑洞“才想出骑楼这样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样式呢。

一栋外表醒目的橘红色骑楼,在周边清秀的素色中显得别具一格,它便是民国时期曾经富贾名流云集的大亚酒店。需要提醒的是,如今”大亚酒店“只剩一个牌坊,二楼设有咖啡厅和古典钟表博物馆,并没有酒店,甚至整条中山路上都没有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