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途中,我看到了以前未曾了解过的村落,它们破败之余散发的魅力使我着迷。广州周边的村落、古港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整饰一新的村子游人如,各种文创产品都在这里出售,好不热闹。的那对比那些不在珠三角区域的古村落来说,由于偏居一隅,几乎无人问津。有虽然的列入了第一第二批广东古村落,经过实地的走访,发现它们仍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

当你走到一个你未曾耳闻的老街或者是古城,那种非自主的相遇,让你好像卷进了历史的洪流之中。那些好似与你无关的人和事,此刻却以如此自然、亲切的面貌出现在你身边。

在龙湖古寨和樟林古港这两处历史遗迹的对比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其保护和开发的问题。龙湖古寨的建筑遗址大部分都保存完好,而且许多当时显赫的府第、祠堂都为游人设有简介牌。龙湖古寨内的建筑有一部分如今变成普通民居,布局上依然维持着村落的形态。

总体而言龙湖古寨的古建筑保存的完好度较高,观赏性较强。而因樟林古港而兴盛起来的古城其规模比起龙湖古寨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呈现出来的文化多样性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但多数建筑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当年盛极一时的“ 八街六社”,如今只剩下“新兴街”保有全貌,却也已是破败不堪,街上曾经可承载上百斤的栈房,历经风吹日晒,有的早已不能住人,有的住了人家,却悄悄改变了里面的格局。

走到龙湖古寨外围,是一条江,水平面应该已经可以漫过寨子了。但是有一个很高的河堤,河堤上有一些垃圾,看见一位拾荒者,一位很特别的拾荒者。因为他正在用笔写着什么,银白色胡须和头发看起来有了艺术家的气息。继续往里面走,却看到了一个人生活起居的一套家具,挂在墙上的20年以前的收音机,仍然会走的时钟,还有摆放在木桌上的一套工具。看起应该是还有人在这住吧,是那种忽然间人走了,东西在尘埃中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样子。

古寨有一个小小的城门,走进去是一条笔直的街道,街道两旁是以前的商户,现在都关门了,只有一家卖药的还有卖特产的让我留下了印象。一走进去我就开始脱离2个班的大部队了,看见一个好似荒废了的屋子,里面长满了草木,于是走了进去。发现门口还停了单车,这里除了蚊子再也看不到什么。

明万历年间(1573-1619)近海渔业大有发展,这里迅速成为“渔鲜盈市”的埠头,樟林开始名播潮州。清开海禁,沿海各省商贾渔船,来往更加频繁。因广东商船大桅杆上部及船头均油红漆,故有“红头船”之称。同样的,因为海岸线的南移,汕头港的崛起,樟林古港所在的东里镇变成衰败的内陆乡镇。

谁会想到,水泥马路边上不起眼的村子却是曾经繁华至极之地,漫步于寂静的老街,古色古香的货栈铺户依稀可辨,一楹一柱、一砖一瓦却因风雨冲洗褪尽颜色,老街难掩满脸沧桑。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有三个重要起源地,也是三个地标,它们分别是南宋时期的福建泉州港、元明时的漳州月港,以及清朝中叶的樟林港。 历经两个世纪的变迁,樟林古港的新兴街繁华不再,但遗迹犹存。

红头船事业的发展,使樟林港日益繁荣昌盛,外地客商纷纷前来。一时间,樯橹如林,商贾似云。樟林埠,被喻为“通洋总汇之地”。

而如今烟云散尽,又似满眼荒芜。回顾樟林的过去,看看樟林的现在,不禁思考,如此繁复精美的古港就要这样在风雨中慢慢坍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