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而建的冰宫,在买缆车票的地方可以买冰宫的门票,也可以在顶端的咖啡厅里买,价格一样,8CHF
我们先来看一下采尔马特的地图,讲一下滑雪的事情,刚好一早跟启贤兄一起去中心服务站搭车,他往北走去滑雪,我往南走去看马特洪峰。红色圈为北部滑雪场缆车起点,蓝色圈为火车站出来的旅游咨询中心服务点(有到利菲尔湖(Riffelsee)的火车),绿色圈为南部滑雪场缆车起点。 采尔马特的滑雪场大致分为南北两大块,Ski Pass分为3种。 第一种是北部滑雪场,包括了Sunnegga、Rothorn、Stockhorn、Hohtalli几个山头。成人一天64CHF,儿童32CHF。 第二种是南部滑雪场,包括了Furi、Schwarzsee、Trockener Steg、小马特洪峰几个山头,这一部分可以看到马特洪峰,也就是我今天要去的路线。成人一天64CHF,儿童32CHF。 第三种是国际滑雪Ski Pass,因为南部滑雪场是跟意大利相连的,如果没有国际滑雪Ski Pass,你就只能搭引索和缆车最高到小马特洪峰然后滑下来。但是有了国际滑雪Ski Pass你就可以一路滑到意大利去,并使用那边的引索和缆车。成人一天112CHF,儿童56CHF。


采尔马特是世界著名的无汽车污染的山间旅游胜地,最独特的是这个城中没有汽车只有电瓶车。所以出门最好的方式就是搭采尔马特的电瓶巴士。 电瓶巴士分为红、绿两条线,平均每10~15分钟一班车,高峰期会更密集。 绿线往南边走,终点站就是上小马特洪峰的缆车起点,地图绿色圈处。 红线往北边走,终点站就是北部滑雪场的缆车起点,地图红色圈处。


十分钟的车程就到了缆车上车点。






缆车开始出发~~~



经过了Furi以后,在Schwarzsee站下车拍照。



这片山都是滑雪区,所以我就找了个地方蹲点拍人滑雪。



很多滑雪路过的老外看到蹲在一旁拍照的我,都对着我招手和摆Poss,第三位,你这个Poss我给101分。



随后坐着缆车再上一层,到了Tockener Steg,实在饿的不行了,就在这里吃了个巨贵的三明治和薯条,顺便给我的热水瓶给补充一下热水。

出了餐厅的门,突然发现露台旁边的屋顶上有个哥们在拍照片,我围着那个屋顶看了半天,都不知道他是怎么上去的。于是我开口问他:Hi,guy~how can I go up? 那个人听到后朝我这边走来,看了看,说他刚刚上来的那个楼梯好像被雪给埋了,既然我已经出现了,不如帮他把楼梯挖出来…… 这家伙倒也真不客气,不过没办法,中国人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不允许我见死不救。于是我拿着三脚架左捅右捅,总算是把楼梯的大概给扒拉出来了。看他不急着下来,我就上去看看他在拍什么。 上去以后面前一片云雾什么都没有,他跟我说再等10分钟左右,肯定能看见马特洪峰,要拍照得抓紧时间。我半信半疑的坐在屋顶的烟囱边上静静地等待


没想到10分钟不多不少,云真的散开了,马特洪峰出现在了眼前,还真神了,这才是专业摄影师,比意大利那个骗小姑娘的专业多了!


也正如他所说的,5分钟之后,云雾又再次覆盖了眼前的一切,他好像还在等什么似得,迟迟不愿离去,可能大师都是这样,需要给艺术留一点点时间和空间,于是我默默地先行离开,顺便用雪重新把楼梯堆回了原来的样子…… 我匆匆的来过,又匆匆地离开,没有留下只言词组,只剩下他孤独的背影。

继续乘着缆车到了小马特洪峰顶!这段包厢缆车看得人怕怕的d=====( ̄▽ ̄*)b



一进场是一个马特洪峰的纪录片,片长约10分钟。


一路穿行过去是小马特洪峰滑雪场的出口,上到顶上的时候已经开始下暴风雪,能见度最多10米。但是这帮歪果仁真心是艺高人胆大,各种几岁的,十几岁的小孩,戴上眼镜就开始往下冲,我在这边连路都看不清,实在是为他们捏把汗。




小马特洪峰的顶端有个开山而建的冰宫,在买缆车票的地方可以买冰宫的门票,也可以在顶端的咖啡厅里买,价格一样,8CHF。










探索完冰宫以后就开始准备下山了,因为上面实在是冷得不行,除了在咖啡厅喝热水取暖,实在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