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我的十一日情人》中提到的 圣彼得广场 攻略
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穹顶是教堂的精华之一。还是最爱这穹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那么美
圣彼得广场是文艺复兴建筑大师贝尔尼尼的杰出作品,与圣彼得大教堂相得益彰。这里只能看到广场的局部,要登上圣彼得大教堂才能看到广场的全貌,别着急,这是等会儿的重头戏。


仰望圣彼得广场的半圆形长廊,顶部塑有100多尊圣人雕像。

这是圣彼得大教堂的结构图,看了这张图对教堂的构造有了大致的了解。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最多时可容纳六万人做礼拜。教堂最初是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33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十六世纪初,犹利二世决定重建教堂,之后便是长达120多年的重建,期间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参与了设计工作,包括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穹顶是教堂的精华之一。设计的灵感应该源于万神殿里被米开朗基罗誉为“天使的设计”的穹顶,当年已经七十一岁的米开朗基罗终于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天使设计”。


登上天顶,罗马城尽收眼底。


只有登顶才能欣赏圣彼得广场的壮观。广场由两个半圆形的柱廊合围而成,如同教皇伸出的两只手臂,环抱着广场上的教徒,据说广场可容纳50万信众。柱廊共有284根圆柱,顶上塑有100多尊圣人雕像。广场上笔直大道的终点就是圣天使堡。




走进大殿,穹顶下的青铜华盖以及华盖正前方的圣彼得宝座尽显威严、华贵的气势。这两件青铜作品都出自贝尔尼尼之手,与米开朗基罗的“圣殇”一起被称为圣彼得大教堂的三件宝。

还是最爱这穹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那么美。







回望圣彼得大教堂

圣天使堡,最初是罗马皇帝哈良德的陵墓,后来改作堡垒、监狱,再后来改为教皇的宫殿,现在,它是一座博物馆
来自游记意大利,我的十一日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