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隆的晚上吃神马?我们要去庙口夜市。 台湾的夜市以小吃出名,走遍台湾,由北到南,从西到东,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出名的夜市。 兴起于早先庙宇门口或小巷子里的夜市,融合了台湾人的饮食、淘货、消遣、生活与情感。 在夜市已经超越了吃和购物,形成一种血浓于水的生活。 你看的台湾电影里,无一例外会出现主人公在夜市的场景。

基隆的庙口夜市和台中的逢甲夜市有何不同?看图说话。 庙口夜市是印象最好的。 也不完全是因为这是进台湾后的第一个夜市,关键还是这里的食物对胃口。 据说在台湾很多美食评论中,庙口夜市享有“种类最多,全台之冠”的美誉。庙口夜市规模比逢甲夜市小了很多,不过商家卖的小吃重复性很小,口味就是这么对胃口。 浓厚的古早味道是台湾美食最大的特点。

“古早味”指的是古味,就是根据历史的制作方法和味道。 据说早期在战争及战后时,台湾人生活穷困,饮食也很简单,食物以腌渍的手法居多,菜脯、竹笋干、咸菜、猪油拌饭都能随手变为美味。 而这种简单料理做法影响到现在台湾美食,但却在代代传承的祖传秘方中,增加了近乎苛刻的精选食材、精雕细琢的手工制作。让流传至今的味道,变得精致诱人起来。 年纪越成熟,越懂得旧时滋味的妙。 不过现在的古早味食物除了对家人的爱之外,还多了一份对生活的认真态度,而态度决定结果。

蚵仔煎是著名的闽南、台湾小吃。 是用新鲜的蚝肉和红薯粉芡水与鸡蛋做的。 台湾早期物资缺乏时,蚵仔煎是很简陋的做法。最早只是用地瓜粉勾芡水,先略煎成型,再放入韭菜等比较容易取得的食物让饼皮变的有饱足感而降低成本,所以受到贫苦老百姓的欢迎。 后来生活改善了,才慢慢加入蚵仔、花枝、虾仁、鸡蛋等上等食材,就成为现在蚵仔煎的样子。 另外,蚵仔煎淋上的酱料也多有不同,在庙口夜市和在鹿港吃到的蚵仔煎酱汁就很不一样,有的用番茄酱、甜辣酱、豆瓣酱,像之前在厦门吃到的是用海鲜酱。 因此台湾当地很多出名的的蚵仔煎除了做法用料外,独家酱汁也是各自招牌。 好吃的蚵仔煎,酱料很重要,一定要趁热吃,才能品出蚵仔。

米苔目是个奇怪的名字,相当不习惯这个叫法。听说是客家的传统小吃,后来传进了台湾。 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其做法。制作时把粉团经过筛子般的擦板,从洞眼(目)中搓出粉条。 因为“筛”的闽南发音近似“苔”,所以就直接音译成为米苔目。 庙口夜市的米苔目口感很Q,汤是大骨汤,热食。 如果加入糖水变成甜凉食就成了台中人爱吃的甜米苔目冰。 夜市上的汤米苔目,还要加入柴木鱼片提味。

红烧鳗羹只有在台湾才能吃到,是典型的台菜料理,庙口夜市的美味推荐之一。 所谓红烧其实是红糟,腌制入味再炸酥,最后搭配浓稠或清甜的汤头做成。 在爱四路上的老字号摊子,朴素的要命,但是这里的红烧鳗羹有名的要命。 加上高丽菜一起炖煮的羹汤喝起来自然甘甜,撒上香菜提味,更衬出羹汤的鲜美。 喜欢吃的可以点一碗白饭,将羹汤淋在白饭上拌匀来吃,据说这可是资深美食家的吃法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