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乡旅行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去当地的学校看看?好像一些有文化情结的人来北京,会到北大红楼,未名湖畔走一走。 10年去厦门,特地瞒过保安进入厦门大学,看看那所全国最美丽的校园。 11年去韩国首尔,与大部分各怀目的男人女人一样,坐地铁到远离市中心的弘大梨大看出色的校园建筑和韩国帅哥美女。 到了日本北海道札幌,从火车站出来,步行不远就溜到了北海道大学,想找找日本的大学与国内大学的异同。 大学,是一个国家,一种意识形态,一个社会的缩影。学校对国家年轻人的培养模式,可以从某个角度反映其所处社会的未来走向。 去过的几个国外的大学,气氛都属于亲切开放式。没有国内的门卫,也不需要进门出示学生证,更没有学生证用身份证登记的传统。之前去厦门大学,在门口门卫拦着不让进,编了个找XX老师的借口,捏造了一个老式的电话号码,门卫才放行。 北海道大学的围墙、大门好像虚无的空气,我并没有注意到。只记得走进去,立马没了身后jr站前的繁华市场、步行街及车流人海。

说是来找异同,果真还找到了在国内也见过的站名:北大正门前。这里是北海道大学的缩写,与北京大学站牌名刚好巧合。又想遇到了时空穿梭机的引子,嗖的一下,大脑恍惚如回到了北京。

日本大学此时正在放春假,校园里学生不多。偶尔见到几个,穿戴的相当成熟。 想想,当时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刚脱掉高中的校服,也丝毫没有像成人的装束发生转变。 日本少男少女到了20岁,会举办隆重的成人礼。这样一个被定义化的节日,也敦促这个年龄的日本年轻人在心智与身份上的社会化转变。所以,过了这个年龄,他们自然而然穿戴成熟起来。 作为成长在北京这样环境下的我,心智成熟并没有一个明显的标志。进入社会后若干年,经历了一些变故,内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才成熟了一些。 知道自己身处北海道大学,但走到校园深处,踩在软绵绵的雪地上,倒像是在一座公园中。

看到老建筑前的石碑,写着综合博物馆,才确信自己是在大学的校园里。 看看已经快被白雪覆盖了的自行车,就知道积攒了一冬天的北海道雪有多大规模了。 这要是雪化了,车还能骑么。。。。

校园主路的两旁栽种的大树,树枝在空中相握。

想到春暖花开,白雪化尽,绿芽芽冒出来,花朵儿竞相开放,大学的美丽换上了春装,一定特别的漂亮。

如果有时间,可以在校园食堂里吃一顿便餐,现金支付,价格非常便宜。我们三个人点了一碗面,一碗猪肉饭,一个炒菜盖饭,不到1000日元。

校门口的咖啡厅可以小憩一下,晒晒午后的阳光,这里的盐味冰淇淋很好吃。

怎样抵达札幌北海道大学? 从JR车站出来,可以坐bus,也可以步行。 步行需要时间15分钟左右。 在校园里游览,2个小时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