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吹过我轻抚我的脸, 夕阳下的海面显得特别的安静,我沉浸在这一路的美景之中,所有的疲惫都灰飞烟灭
想亲睹香港难得一见的水上棚屋,来大澳渔村就能实现,大澳村落被一条河道分隔,河堤两旁是百多年前由渔民盖搭的棚屋。棚屋建筑在竖立于水面的木柱之上,户户相连,这里的村民出入都是以舢舨出入,依然坚持着渔村的淳朴风貌,当地腌制的咸鱼和虾酱,风味极佳。来游玩的游客都会购买一些特产带回去。



街道上的特色小吃 沙翁排起长龙,游客们都在等待着吃上一口当地的特产

在大澳渔村这个地方,我最喜欢吃的是大粒鱼蛋,体型是普通鱼蛋的三倍大,但是口感又系普通鱼蛋没得比的Q、弹呢!

第一波美食吃完后,我们坐上观光小艇出发去深海寻找中华白海豚,去之前心里默默的许了个愿望,希望可以看到海豚。也许我那天人品大爆发,竟然好几次让我远远的看到海豚跳跃起来的声影。

真的让人太激动了!但是手机差点掉进水里了!在这奉劝大家一句,可以激动,但是确保你的手机相机的安全哦,丢了就找不回来了。

看完海豚紧接着是参观当地的棚屋 走上棚屋的模板虽然足够宽也不抖,但是出于安全起见,还是握好扶手保障一点。

棚屋的外观有点简陋,但里面却是很讲究,格局分明,设计中透漏着一股文艺气息,才不是别人印象中那种破破旧旧的渔村房子。别看棚屋外观搭建看起来好想很简单的样子,支撑整个棚架的适合在水上用的都是木板,其实这些房子的木材是那种越浸水越坚固的木板,都是从自己掏腰包从外地运回来的。听隔壁岛赏团导游的介绍,这样的一个棚屋搭建要100万左右。一点都不比在陆地上搭建一层房便宜得多。 通过棚屋的小门出去,再次回到渔村街道,街道上除了有很多特色小食滩之外,还有能看到各种有趣的装修设计,变废为宝。看得出渔村村民生活乐在其中



来之前了解到大澳码头可以搭渡船直接到东涌码头,再走一小段路就可以到达东涌地铁站。 所以返程的时候我们没有选择回返程缆车回去,而是选择搭渡轮回东涌码头,

幸运的是排队上渡轮的时候排在队伍的前面,成功坐上渡轮的顶层,可以在渡轮上欣赏夕阳下的美景。

夕阳下的大澳显得格外的好看,白天拥挤的人潮已离去,远离城市喧哗的渔村又开始变得安静。

海风吹过我轻抚我的脸, 夕阳下的海面显得特别的安静,我沉浸在这一路的美景之中,所有的疲惫都灰飞烟灭..我喜欢大澳,有时间还再过来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