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的摆设,火塘上发黄的水壶和酥油茶筒,让你完全无法想象这里的主人竟然是一名鼎鼎有名的艺术大家)
从松赞林寺出来一路向西,沿着国道214行驶38公里,左转驶入香维线(香格里拉-维西),群山环抱下,一座青瓦白墙错落有致的村庄出现眼,今天首站的目的地就是这里—尼西乡汤堆村
向导说孙老先生有着60多年制陶经历,弹指间,在拍打拿捏泥土中度过50多个春夏秋冬,看着眼前古朴的老屋,很难想象千年历史的土陶技艺,就在这样的民间艺术大师的手心里传承着。
(起居室里简单的摆设,火塘上发黄的水壶和酥油茶筒,让你完全无法想象这里的主人竟然是一名鼎鼎有名的艺术大家)
孙老先生去年去世了,他的侄儿带我们到对面的工作室里坐下,而今天大家最严峻的任务就是学习制做陶胚。踏入大师的工作区,仿佛进入了陶器的世界,那些半成品的土陶胚正放在桌上晾在屋顶阴干。 (尼西有四宝:木碗、矮鸡、土陶和小辣椒)
老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原材料土,吩咐我们落座,这夹杂着沙石的黄土其实早已经过六道工 序:采土、取沙、晒土、舂土、筛土、和泥,六道工序。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啦!看我如何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这坨黄黄的“粑粑”变成一个杯子
这根扁木棒可不是用来炒菜的,它叫陶锤,作用是拍打泥料,第一步我们要用陶锤沾水拍打泥土,把它拍至厚薄均匀的土片,一块见方做杯身,一块成圆做杯底,再用木刀刮去多余的部分。
第二步,将长条形的土巴围成一圈,形成杯子的外壁。老师制作起来相当轻松,而我们的刚拿起来不是裂开就是塌掉,不得不回到第一步重新来过。老师一句话点醒大家:“注意控制水分啊!”原来泥土里水分的比例直接决定它成形的状态,可究竟水分多少只能用经验积累啊!不一会儿失去耐心的我,捏起一个干枯消瘦布满裂痕的草胚,再削掉多余的部分,进入下一道工序。
第三步将底座放置在转盘上,一边旋转一边用陶锤拍打茶杯外壁,使其紧致。听老师拍打的声音足见力道,而我的豆腐渣工程完全禁不起打磨,拍重一点就裂开,拍轻了又不塑性,万丈高楼平底起,地基不稳不行啊!
(老师熟练的怕打,看似简单的动作,换到我们这里就异常困难了。)
不一会儿整个教室就充斥着啪啪啪啪啪的声响,每个学员都用尽全力,在一次又一次失败中重头开始,估计大家此刻心情和我一样,不就是一坨泥巴么,我就不信这个邪了!
(超认真的踢踢,已经在第一、二步尝试N+1次了...)
同学各自埋头苦干,猛一抬头发现老师手里的泥巴已经变成了一个杯子!刚才不都还是跟我差不多的格式吗?这是开挂了吧!!!心慌意乱的放下陶锤,悄悄用手沾水涂抹那些龟裂的细纹
第四步用陶锤沾水拍打杯口和杯底,手用力抵住内部,外面的力道要均匀,慢慢收口收底,再用木刀刮修细节。拿着勉强有点畸形的作品,回想小时候玩泥巴怎么没有如此强烈的挫败感。
最后一步用牦牛皮沾水摩擦外部,有点抛光的效果,一件陶胚基本成型。老师做完自己手里的作品,开始检查学生们的作业,原本信心十足感觉自己玩泥巴天赋秉异的我伤心了,如果以老师的那个为标准,我的最多40分吧。
像是病急 乱投医的病人,忍不住问道:“老师你看我这个还有救吗?”“你拿来我试试!”同样简单的步骤,重复几次,我那凹凸不平的残次品竟然也成形了,老师的巧手还给它加上了壶嘴。
狂喜之余,决定由自己来善后,还为它制作了装饰,我可爱的小茶杯华丽诞生。
(虽然是老师妙手回春,但依旧很有成就感)
端着自己做的宝贝欣喜若狂,赶紧拍照留念,因为我们今天完成的只是最基本的塑性,接下来需要阴干,再入火塘烘烤,最后用涅槃之火烧制而成,黑陶那墨黑色的质地就是在最后一步形成的 。
(有没有卖相啊!)
(土陶胚和成品的对比) “人要活得的简单,像泥巴一样朴实,自己走过的六十多年,泥土为自己带来好多好处,生活已经过得很满足了,对泥土给予自己的收入,要带着感恩的心。”——孙诺七林
向导告诉我们汤堆村里孙老师的徒弟很多,他无私的把这项技术传授给了徒子徒孙,希望把这项历经千年的传统手工艺传承发扬。虽然孙老被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名号,但他从来不漫天涨价,每一次涨价都要进寺庙问过活佛后再做调整。这个一生都在和泥巴打交道的大师,拥有像泥巴一样朴实的品质,就像这些精致的陶罐,每一寸花纹之间都赋予了制陶匠人双手的温度和毕生的心血。如今桃李满天下的孙老先生虽然离开,但黑陶的魂和艺会在工匠的巧手下继续传承。 告别时,望着手指上残留的泥土,想象着60多年前那个玩泥巴的小孩,笑出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