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为私家宅园,以自然山水为蓝本,源于自然,却巧夺天工。精心营构出“诗情画意的城市山林”,是苏式园林的立意。 苏州园林溯源于春秋,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春秋后期,吴地兵雄国富,吴王的广苑囿、美宫室,占山水之胜、尽装饰之美,成为苏州园林的发端。如西周宣王的武真宅,春秋吴王的姑苏台、馆娃宫,战国春申君的桃夏宫,汉初刘濞的吴苑等。 三国时,寺观园林渐具风致,文人雅士纷纷寄情山水,追求山林泉石之乐。民间造园渐成风气,反映隐逸文化的文人山水园开始显现。 唐代,苏州风物雄丽,为东南之冠。文人从山林隐逸开始转向隐于“城市山林”,以诗入园、因画成景的手法在唐代已渐成熟。如陆龟蒙的宅园、南园、东圃、白居易履道坊宅园等。 其中,钱镠王第六子钱元璙任苏州刺史时,兴建南园,修建虎丘塔。后来,苏舜钦构筑的沧浪亭、范仲淹创建的府学,都是南园的一部分。 宋元时,山水画创作对园林风格产生重要影响。文人画家更多参与造园,造园由此融入了写意山水艺术,天然雅致,布局疏朗。苏州内外池馆相望,叠石树艺蔚然成风,如沧浪亭、狮子林、网师园等。 明清时期,官绅豪族争以园亭相竞,名人高士乐以苑圃栖隐,以求身居城市而享山林之怡。苏州先后累计有300多处园林300,史称苏州半城园亭,被美誉为“园林之城”。 苏州古典园林小巧精雅,小中见大,在有限空间内创造丰富的园林景色。以先抑后扬、动静结合、步移景异、引人入胜的艺术手法,合理布局园路山径、游廊曲桥组成的游览路线。 苏州园林以造景游赏为目的,用土堆山,以石构山。石构假山技法字诀为,安连接斗挎(跨),拼悬卡剑垂,挑飘飞戗挂,钉担钩榫扎,填补缝垫杀,搭靠转换压。 叠山贵在做假成真,“片山多致,寸石生情”。假山是苏州园林的骨架,其中“一池三山”,似蓬莱仙岛之境界。置太湖石峰是苏州园林的特色,蕴有"瘦、漏、透、皱、秀"的天成之美。 赏石或点缀园景,或作供石,用作观赏和陈设。湖石形态婀娜多姿,多数为石灰岩。黄石方正刚劲,具“雄、奇、刚、拙”之势,如苏州尧峰山怡园的拜石轩,以米芾拜石的典故,置石点景。 理水创造园林生境,有聚有分,注重岸线、驳岸、岛屿、矶滩、桥梁、水闸、汀步的处理。 花园曲折幽深,多因地制宜,师法自然。铺地和花木栽植多寓意吉祥,以玉兰、海棠与牡丹配植,寓意“玉堂富贵”。谷雨三朝看牡丹,也是传统习俗之一。狮子林元时为正宗菩提寺花园。 园林中的碑刻,多为历代书法真迹摹本刻石。留园书条石多达370余方,集《淳化阁帖》等名帖多种,尤以《二王法帖》为明代刻石。沧浪亭五百名贤祠内有594个名人刻像594,是苏州历史文化的缩影。 而今,叠山理水、堂轩亭廊、漏窗铺地等园林元素和造园手法大量融入城市景观的营造,使传统的造园技艺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