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杉洋古镇 推荐:★★★★★ 景色:★★★★★ 独特:★★★★ 开发:★(目前古镇景点多为产权拥有者自行修缮,由于资金的短缺,大部分处于简单维护的状态,所以原始风格保护的很好) 写给杉洋------这个夏日,我在细雨的小路间徘徊,只为把你遇见。你回眸的笑容,醉了整个山间,我把你放在心里,不舍忘却。

西起古田,东至宁德间,有一条宁静的古驿道,这其间,深藏于鳌江之源的小镇杉洋,用自己的秀丽与墨香诉说着昨日辉煌。因镇北二里有座蓝田书院,所以杉洋又被人誉称蓝田。位于古田县东部,东接宁德,西接鹤塘,南邻罗源、闽侯,北靠屏南、蕉城,有古田东大门之称。

这座小小的山村,曾与王安石、欧阳修、朱熹等历史名人有过千丝万缕的关联。小村之小,却不失墨风古韵。这是余为亨故居之光迪堂,第六代子孙余小熊仍守着祖业,过着清淡的生活。院落整洁,绿植茂盛。

光迪堂为木制结构,堂前两侧摆放着若干古色椅子,壁上挂着的墨宝与整个屋内的气氛和谐,祖上的古董和老旧照片更是诉说着久远的逝去的历史。

正堂内偌大的喜字显得格外的喜庆。眼前浮现了当年迎娶新娘的情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

挂在墙角的蓑衣斗笠,用“棕”编制的比较简易的蓑衣,比较薄,遮雨效果差。用蓑草编制的蓑衣一般比较厚,还有衣袖,遮雨效果很好,还可保暖。由于化纤产品的出现,用化纤产品制成的雨衣代替了蓑衣。蓑衣上世纪七十年代用得越来越少,基本绝迹。

光迪堂的主人拿出了珍藏的蓝田地图,回忆着儿时的点点滴滴,对我们的到来,他有些惊喜,以致在言语间显得有些激动,恨不得把所以的故事一一道来。

厚德载物是我们所熟悉的,而主人的“厚德三阳“似乎寓意着不一般的人生价值观,无论是哪样,人心向善,德行高尚才是为人的准则。

蓝田,状元,历史的痕迹。无法去考究 在这里走出了多少名人,而今天留下的是他们的依稀可见的身影,佳句留千古,依稀当年人......

房屋均为原始木料,没有经过翻修,保持了原本的样貌。可见主人的精心和细心,使得祖上传下来的房产依旧风光。

古民居的平面均以中轴线对称布局,有正门前设和侧设两种。前者正门位于中轴线中间,依次建有门厅、天井,天井两侧有双层厢房,厅堂面阔三间或五间。主座进深多在13米左右,因此分为前厅后堂,后堂设有后天井用于采光,天井两侧为饭厅和厨房,后墙设有小门通后院或杂物房。另有一种民房平面布局基本相似,只是正门设在厢房前端左侧,取厢房一间为门厅,过门厅即天井,左面建有高大的砖砌照壁,多以“福”字为中心,四角饰吉祥图案。右面为厅堂,多为砖木结构硬山顶,风火墙。天井厅堂宽敞明亮,厢房、次间木窗透雕精致,天井均用灰绿岩精砌,其余地面铺以三合土,厅堂挂饰匾额对联多出自名家之手。

这是光迪堂的主人祖上传下来的不同时期的各种票据、地契等。每一张都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对于我们来讲,在现实生活中见到这些古装剧经常看到的东西,兴奋点达到了最高。

字,端庄而秀丽;笔锋,坚韧而不失委婉。

这是清末的票据,按照上面的字迹分析应该是银票【凭票支钱】,各种防伪标识和亲笔签名,以及印章,使这小小的银票看起来也是一件艺术品。

几代人的珍藏,使票据有了些许的破旧,不知道在自然的环境里还能维持多久,希望可以好好的保存起来。

杉洋镇上至今还保留着很多的手工作坊,辛勤的手艺人靠着自己的劳动谋生,为家里添些菲薄的收入。难得一见的场面,留给我们的只是对他们的尊敬,而感叹的是这文化的流失。

仅存的城墙的部分遗址,想必很多年前,杉洋古镇也是一方富饶之地。

出了杉洋,往北慢行。但见山峦叠嶂,翠意正浓,雨后的湿气弥漫着大山,如仙境般。稻田的芳香随着微风侵入心田,三五耕作人在田间正忙,耕牛的叫声不时地由远方传来......

我慢慢地走着,享受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田间的小路蜿蜒着,而路的尽头依稀可见一院落,想必那就是我们要寻找的蓝田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