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此前那家相比,奶味更加浓郁,口感更为粘稠一些。——小店招牌 姜埋奶又叫姜撞奶,小师妹曾经教人哥做过
这是今天的第二家沙湾甜品了,因为这是小师妹觅食清单上的重要目标,所以在先前的那家店子没有点姜埋奶,而把机会留在了这家。沙湾的奶制甜品在广州享有盛誉,据说采用的都是水牛奶,品质要比一般的牛奶好。其实沙湾古镇在番禺,虽说番禺现在也属广州了,可是在老西关吃沙湾甜品,就和跑北京去吃桂林米粉一样让人觉得别扭。然而,对于一个吃货来说,取什么名字实在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小店招牌 姜埋奶又叫姜撞奶,小师妹曾经教人哥做过。先榨好姜汁,把鲜奶加糖煮沸再冷却至60℃左右,然后将牛奶冲入盛了姜汁的碗中,等到凝固之后就好了。制作方法看似相当简单,但是实际上糖和姜汁的比例,还有牛奶的温度都相当讲究,稍有不慎,都有失败的可能。既然又是小师妹点名的店子,且看出品如何吧!

——晾晒的姜渣 小店位于龙津东路,不算难找。门口摆着两张桌子,上面晾晒着榨过汁的姜渣,远远就能闻到香味。姜埋奶是必点的,又加了一份双皮奶,以便和先前的那家做一下比较。此家的姜埋奶应该算得上是极品中的极品了,给人的味觉冲击即矛盾又纠结。姜埋奶看似凝固,入口却又足够绵滑;姜味浓郁,辛辣却又不刺激;奶香十足,却又不甜不腻。如此美味,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姜埋奶 接下来的双皮奶,同样是上乘的出品。和此前那家相比,奶味更加浓郁,口感更为粘稠一些。客观地说,这家的味道应该更正宗一些,或许应该说更像是双皮奶。但是由于有了前面姜埋奶的震撼,这道双皮奶反倒显得中规中矩,甚至略为失色了。

——双皮奶(和姜埋奶长一个样⊙﹏⊙b汗) 见人哥带着相机,然后不住地打量着墙上挂着的一幅媒体报道,老板热情地和我们聊起了天。据他介绍,此家姜埋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本来开在龙津西路,后来因为拆迁才搬来龙津东路。即便是换了地方,许多老街坊仍然坚持帮衬,就连媒体的报道,他也是从街坊们的口中才得知。

——餐牌来一张 在老板的推荐下,人哥又点了一碗绿豆沙。仅仅是一小口,就让人哥就感觉到了出品的与众不同。且不论入口绵滑,也不论味道香甜,更重要的是有一股特殊的回甘。刚开始还以为是陈皮,但细细品味却又觉得没有陈皮的苦味反倒是有种薄荷的清新。仔细一看,发现绿豆沙中竟混杂着一些绿色的小叶子,问过老板才知道是一种叫做“香草”的东西。他还热心地专门跑进去厨房,拿了一束出来让人哥开开眼界。这股甘味并不强烈,若有若无,却又不时挑逗着你的味蕾。“香草”的回甘和绿豆沙的甜味交织在一起,实在是妙不可言,以至于人哥的每一口绿豆沙都在口中驻留了许久,迟迟舍不得下咽。

——绿豆沙

——传说中的“香草” 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人哥更是见到了动人一幕。坐在隔壁桌的几位老人家吃完了甜品,互相搀扶着站了起来,准备离去,老板关切地把他们送到门口。几位老人在门口相互握手告别,相约改日再聚。看着他们佝偻的背影,人哥不禁心头一热,在美食的背后,似乎还包含了许多东西。 沙湾那姜埋奶 荔湾区龙津东路733号(近66路车站) 姜埋奶 6元 双皮奶 6元 绿豆沙 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