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差了5分钟,国殇墓园关门了,而且还是在下午的4点半! 离开腾冲?坐长途车还赶趟,但不甘心;现在干嘛去?巧了,我漫无目的地顺着纪念馆往前多走了几步,抬头就看见了“叠水河”景区。 这个叠水河我好像在攻略上见过,于是就踱了过去。 大盈江从北向南贯穿腾冲坝子,在流经云南腾冲县城西1千米的地面时,遇到1个巨大的断层崖。 崖旁三峰突起,比肩兀立,水从左峡夺路而出,从46米高的崖头跌下深潭,然后继续奔涌向前。 这里,河水仿佛被叠为二折,故俗称叠水河瀑布。 瀑布飞泻岩顶,巨石蹲立,若龟似鳖形态各异。距水口数十步,架有1座双悬壁式结构的太极桥。桥上建一方形石亭,四角以方柱支撑,上置立顶,顶棚内镌刻太极图。亭下立石碑1座,刻有"滇西都督、大理提督张绍三(文光)于民国二年九月创建,李根源书"等字样。桥下激流奔驰,破青崖,披白练,若银河倒泻,雪喷云飞,绵絮纷披;玉漱飞鸣,山谷应声,数百步外即闻;水汽蒸腾,日光射影,常现五彩虹霓;珠沫四溅,如同牛毛细雨,飞洒周围,常年不停。

叠水河瀑布的门票是20元,进入景区时感觉有点像城市里的街心公园一般。不同的是,刚走进去不久就听到汹涌的流水声。

可以看到,盈江水留到这里变窄后,水流就会变得湍急,从这座桥下通过,过去以后一定是个断崖,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此瀑布。 那时我只听到水声,看到此景,但并没有看到瀑布,还需要前行,而这座桥有个古老的名字叫做“太极桥”。

太极桥为双孔悬臂式平板石桥,呈南北跨向,河两岸均以火山石砌筑,桥基上部以长条石叠筑,使之前伸呈"悬臂式"支撑。两孔之间的桥墩以踞河心的天然巨石为基础建成,墩梭形,高1.67米。墩两侧亦如南北桥基之建构,共承桥身,两端有石雕龟蛇,首东尾西。墩将桥分为二段,南北对称,单孔跨径5.25米。桥面以石条直铺,长约3米,两边建有石板护栏。北段东侧护栏外面镌"中流"二字与太极图,题款"癸丑年秋九月",落款"腾冲各界同建"。桥墩平台中间建方形石亭,名"观瀑亭"。亭高4.83米,宽3.44米,四角以方形石柱支撑。顶为覆斗状,四角置斗拱,仿木结构,顶内嵌太极图。亭西外侧刻"观瀑"二字,楷书。亭东立一碑,面东,宽0.80米,高0.88米,厚0.15米,碑文为"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九月,滇西都督大理提督张绍三文光创建。李根源题记",隶书阴刻。东面桥墩以石栏围之,人可驻足。 桥下惊涛汹涌,大盈江水从百尺断崖飞流而下,形如银河倒泻,雪花飞落;声若万马驰骤,雷霆轰鸣,为腾冲古十二景之一,称"龙洞垂帘"。太极桥、瀑布与南端的龙光台互为辉映,蔚为大观,为腾冲城郊第一胜境,著名旅游景点。

湍急的水流看到了,但是还不是那“隆隆”的瀑布发出来的声音。我在这里拍了不少慢门照片后,担心夕阳西下,于是跨过“太极桥”,顺着指示牌和栈道接着往景区下面走。对,是往下走台阶。 绕过树林的障碍,在下行的过程中,扭头就能看到那个落差很大发出巨响的“城市里的瀑布”-叠水河瀑布了。

拍了几张后,我接着往下走。我不知道为什么起名字叫做“叠水河”,后来在我找好了极为拍摄层层的水流之时,感觉这里倒是有“层层叠叠”的感觉了。

再往下走就没什么了。 我非常尽兴地扛着架子开始上行,有点累有点喘。想想自己因为错失了“国殇墓园”的开放时间找到这个“白捡”的景点,一个人在里面玩了近3个小时无人打扰,痛快。 往出口走的时候,一回头看到了一片霞光,索性就再补几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