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虽险峻秀美却行人稀少(对我这次来说叫行人绝迹),你要没有背包徒步的经验最好结个伴吧
天柱山有三个入口可以上山,分别为大龙窝、南大门、东大门。 大龙窝上山需搭乘索道至半山腰南关寨,据说索道费用是80元;南大门是徒步上山路线,当然是自己的首选;而东大门也是搭乘索道,到达丹砂亭,好像每人45元。我第二天是从丹砂亭走东关下来的,经过索道站看到告示,这条索道已经停运。 浏览天柱山,依照这三个入口有三条线路,开篇的图中,黄色为普通跟团游线路,山色虽然美,但路程短,只 看到天柱峰一半不到的风景。蓝色是西关线路,红色是东关线路,西关美,东关险。我第一天走的西关蓝色线路,花了六个小时。尤其是东关,我在第二天也走了六个小时左右,道路险峻,台阶坍塌,雨雾湿滑,道路难辨,全程没有遇到一个人。走过之后的经验是,没有很好的心理准备的话还是不要走这条路了。绿色的虚线是可以一天走下来的线路,大概要花十个小时,可以说风景尽收眼下。但是体力嘛,行前要考虑清楚。不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后悔都没有办法。如果速度太慢天黑以后你还没有下山,身在西关还好,如果在东关你就麻烦大了! 我第二天是在东大门旁边的古井全力酒店右侧山体中间的一条黄泥红土的小道上下来的。当然这里也是部分驴友逃票上山的路线。这条线路是禁止通行的,也有围栏围住了山体。这就是正在修建的东关线路。多是旧的石板路,全程几乎没有指示牌、没有厕所、没有供给,期间有些许小岔路。这里虽险峻秀美却行人稀少(对我这次来说叫行人绝迹),你要没有背包徒步的经验最好结个伴吧。你要喜欢冒险的就不要错过了但更需慎重。走了路多了,才发现有时候勇敢和莽撞是同义词。偶尔念及,尽是后怕。再就是如果有老人和孩子,洒家的建议还是打消了东关念头吧。不然阳关三叠路段和奇谷天梯部分会进退不得,相扶想背你都无法实现。

南大门,游客中心。天柱山门票是150元每人,淡季好像110.军残证、记者证、导游证等证件免费。同程订票会便宜些许。车票是三十元。后者是大龙窝至东大门之间的景区交通费用。

车到南大门,也就是佛光禅寺,背起背包开始爬山。路线是:霹雳石-天蛙峰(这里是天柱山唯一可以住宿的地方,天柱山庄,卧云山庄,晴雪居都在附近。我选的文德山庄也在这里。)-飞来涧-六月雪-振衣岗(这里有个岔路口,一个是总关寨和古炮台方向,一个是象鼻石和龙宫方向。我原打算走前者,后来听了文德山庄老板建议走了后者)-天池峰-拜岳台-西关寨-炼丹台-仙桃石-天柱晴雪-再次回到天柱山庄,夜宿。




从佛光禅寺到天蛙峰,用时近一个小时,背包太重了!看到这颗根系裸露的松树时,文德山庄到了,投宿。120元的房间,放下背包。询问老板能否明天找人帮我把背包带下山去,放在南大门。之前看攻略说每件十元,免得背包走东关,那太累人了。老板说现在不好找人了,这个时候都去打工了。而且东大门丹砂亭索道停运,只能找个清洁工给背下去,每件要价五十。他还提了一下我的背包,说太重了。还价三十元成交。

下午一点半,出门继续,山中开始落雨了!

关于登山,洒家的经验是,不论你要攀登几个小时,都可以把它平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部分各种酸困劳累疼痛,最容易放弃初衷的阶段;第二部分较前轻松少许,觉得自己是可以完成计划的,步伐渐慢休息次数减少;第三,衣服干了湿湿了干,不再想目的无意识的迈步即可,不再关注台阶,开始留意风景而不是路程。




振衣岗、索道站、象鼻石。三时许。天柱山第一阶段结束。起雾了,雨越来越大。。继续徒步神秘谷方向。。

初时,尚能遇到二三下山游客,而上山的自从天蛙峰出发后便已经绝迹。雨不停歇,下方的练丹湖是下山的必经之路,希望六点前到达那里。。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道旁岩壁上,是白居易的题刻。洞门千仞,很是贴切呀!老白祖籍太原,生于郑州,卒于洛阳,葬于洛阳白园,伊河之畔,现在的龙门石窟对岸。想想和生于洛阳,创业于郑州,奔波于太原的洒家本人很是有些渊源。那么问题来了,劳资会葬在哪里?想起汪峰的那首《春天里》,不错不错!

天柱山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万岁山、万山等。据说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主峰海拔为1488.4米,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那么,齐云山呢?听洒家道来,安徽有皖风徽韵四大名山,如果说江南的黄山、九华山、齐云山是徽韵代表的话,天柱山就是前者了。 话说安徽境内的山,此次行程结束,是不是就算爬遍了?!集邮心理又在作祟!




下午四时,天池峰顶。遥望天柱峰顶,浓雾中时隐时现。


峰顶的景区洗手间外倒是是还有二三景区环卫人员,提醒洒家磕的瓜子皮不要乱扔。这个真没有,都在手中纸袋里呢!云雾,越发的大了,洒家这样算绝顶临霄了吧?和汉武帝刘彻有一拼!天柱山原称南岳,和他有关。后来为了和衡山区别,这里遂称古南岳。 “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行南巡狩,自浔阳,顺江而下,经盛唐(今安庆市盛唐湾) 入皖口(今怀宁县山口镇),溯水而上。法驾谷口(今天柱山野人寨),登礼天柱,“号曰南岳”。直到隋文帝诏改湖南衡山为南岳,其间700年,所称南岳,即天柱山。南岳称号南移后,天柱山人称古南岳。”

既然峰顶,留个影吧!天池峰的海拔是1424米,这高度说实话,真心不算什么。。。

双乳峰!所谓“养精养气养天地,哺云哺雾哺日月”,这是一幅双乳峰的联句。就像全国各省有多处天柱山一样,全国各地同样有多处双乳峰。这句话,当然也可用于这里的安徽天柱山之双乳峰。


在白居易之前约五十年,唐天宝七年的时候(公元748年),李白写了《江上望皖公山》一诗:“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青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当时他没有上山,只是远眺。两年后,他算是真正登临了天柱山。

柬之洞。此洞和宋李柬之有关,而非唐武则天时的张柬之。有历史兴趣的自行百度去吧。洒家就不唠叨了。



然后的路,就是坠入云海浓雾,反正也看不见,也不用恐高。。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心说如此湿滑台阶,这要一个失足,天底下有谁知道劳资是在哪儿挂掉的?


走的糖低,休息。巧克力饼干的干活!五点半,天色渐暗,群山之中只有雨滴和脚步的声音。







六点三刻,练丹湖。比计划晚了1小时。虽云散雾开,却夜幕降临落雨依旧。炼丹湖这里有两条路,一条经过天柱山庄直指下山的路;另一条就是到东关的路,前面有提过,路口有指示牌是禁止游客进入的。

七点,夜色彻底笼罩天柱山,路旁的标示和脚下的台阶已经看不到了,也不知这路通向那里,还有多远。手机照明支持不了多久,雨却越下越大

在黑沉沉的树林中小心翼翼地用脚步摸索了又二十分钟,七点半,终于看到天柱山庄的灯光时,心下稍安。文德山庄的大娘看到我回来,直说你终于回来了!敲门无人应,也没有你电话,正着急呢!谢了大娘,请她炒两个菜来,回房换掉湿透的衣物。此刻的天柱山,寒冷刺骨。。。 吃饭时,问起大娘明天的东关线路。 八点半,山中已经属于夜深人静的时间,房间寒冷依旧,打消了洗澡的念头,泡脚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