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楼,我一边哆里哆嗦,一边嘴里念念有词:冒犯冒犯不好意思,我是买了门票的,完全是为了考察民俗啊
相信大多数网友念不出这个古村的正确发音来:渼陂古村【meibei一声】。
几年前我在从井冈山开往吉安的长途车上问了好几个当地乘客,结果浓重的口音令我不敢确认它到底念什么。
渼陂古村并不在吉安市,所以上一次我实在没时间转车游览。今年春节我从北京长途自驾广东,再次路过吉安时,专门下道去看看。
根据导航来到古村的停车场,来到一块门牌楼前才确定肯定是来对了地方了。过了这个门牌楼找到一个类似游客中心的地方仔细端详公示的价目表,没找到价格,心里窃喜以为不收费呢,结果刚要进村就被保安轰出来买票,每人60!
一进古村,第一个比较大气的建筑物,走到跟前一看,是:梁氏宗祠,看来此村梁姓为大姓了。
但凡一个姓氏宗祠,规模都是小不了。梁氏宗祠在渼陂古村中当然是最大的建筑,但比起其他各地的宗祠来讲,就算是中等吧。
出了梁氏宗祠的旁门,回头一看,上面书写着“孝则入”,门上的琉璃雕刻很是精美,忍不住多拍了几张。
在这里呢,忍不住吐槽几句:
一派田园风光,少不得几处乡间池塘点缀,住着舒服看着舒服用着舒服。
渼陂古村作为一个旅游古村落,门票不菲每人60元是为了向游客展示一个古朴宁静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子,最起码也是干净整洁吧?
其他还好,就是这池塘!
刚进门就看到宏伟的“梁氏宗祠”以及门前的池塘,多好的一幅倒影中的古建筑画面?可惜那水呀,就是脏,没人治理?
我忍过去,进入村中同样发现了很多应景的小池塘,也是如此--脏,甚至个别的是恶心,快赶上化肥池了。无奈也只能放弃了拍摄愿望。
幽默的是池边的警示牌上标注:池水危险请勿游泳!游泳?
可能读者会说,还行呀,不是很脏。那是因为您没在现场,我在拍照时是努力躲避脏处的。如果自家的门前院后有一池清澈的水泊会是何等的快事?!
古村子的老房屋,建筑的都比较紧密,于是房屋之间的缝隙处常年普照不到阳光,阴暗潮湿,青苔遍地横生,脚下很滑不过倒显出确实是经年累月长久的古物了,哪怕一砖一石。
有个奇怪的现象,很多住宅的大门外两侧都悬挂着白菜,不知道是什么风俗,那意思--我家富裕,菜足?
几乎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悬挂着一些大概是辟邪的物件,多以利器为主。而且民宅大多两层,大门上面第二层的窗口处也都摆放着一些陶器,估计也适用于宗教祈福的吧。
那些利器怪吓人的,一把锋利的大剪子向下。除了辟邪,我不知道是否有机关的作用(可能盗墓笔记看久了),真担心一推开院门,那剪子直落下扎进我的脑瓢里!
村子里没有什么住户了,古老的宅子大多挂着大锁。不过无意间发现一处大门看了一半,露出黑洞洞的屋内景象。我的好奇心又起来了,哆里哆嗦地钻了进去,发现还有木梯子通往二楼。
有点意思。
顺着木梯子上了二楼,我一边哆里哆嗦,一边嘴里念念有词:冒犯冒犯不好意思,我是买了门票的,完全是为了考察民俗啊....
上去以后,发现二层不是住户,是个阁楼,堆积着干草等杂物,是无法住人的。嘿嘿,这也真算得上是考察了吧?
我因为担心脚下的房檩不结实,所以也没敢太造次。从不大的后窗户人头是探不出去的,顶多也就算是个通风口吧。。。
也许南方尤其是广东地区靠近沿海?很多很多普普通通的小村子里都有大小规模不等的教堂。不过不论规模大小都同样精美。
每个古村子,一开始示人的必定都是古老的明清建筑群落,有那么几条街几条巷蜿蜒曲折。而村后也会有大小不一的几片田地,也许是自留地也许是村用地。依照地域不同植被不同,但大多的依旧是菜地。
夕阳西下之际,我就喜欢漫步在这暖黄色的菜地间。气温不冷,不热;行走不缓,不急;心境不死,不燥...






























